从遍地开花的麻辣香锅和烤鱼,可看出本地人对麻辣的喜爱程度。这几年中国川菜常见的麻辣口味已是见缝插针地在本地餐饮地图扎根,一旦业者要研发新口味,都会把麻辣考虑在内。新加坡料理结合麻辣元素,没有违和感,还带给喜欢辛辣口味的本地食客另一种味蕾刺激,丰富了本地的多元餐饮文化。
★健康版多用途酱料★
前时尚编辑郭雪芳于2021年底创立 Simply Chilli SG。她观察到市场上缺少适合生酮饮食 (Keto) 的辣椒酱和蘸酱,加上父亲因癌逝世,于是决定研发全天然无糖辣椒酱、咸味蘸酱和手作牛油。

▲Simply Chilli SG 由前时尚编辑郭雪芳创立。
(品牌提供)
四川麻辣酱加入12种香料和四种辣椒,坚持只使用高油酸花生油、非转基因和无麸质的红味噌、苹果醋、日式溜酱油 (tamari)、喜马拉雅粉红盐和罗汉果甜味剂。这应该算是新加坡最健康、符合生酮饮食和纯素食的麻辣酱吧!一罐230克($15.90)可用做火锅汤底、香锅炒酱或直接加在汤里。网址:simplychilli.sg。

▲Simply Chilli SG 推出健康辣椒酱和蘸酱。
(品牌提供)
*生酮饮食是摄取高比例脂肪、低比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的饮食方式。
★福州干盘面和扁肉★
厦门街熟食中心的天鹅城面家,专卖马来西亚诗巫的福州美食。干盘面其实就是拌面,用的是无碱面条,捞了大量猪油,上面摆几片叉烧。在诗巫的拌酱有黑白两款,天鹅城特地添加了新加坡人喜爱的麻辣口味,一碟$4.50至$5。

▲天鹅城面家的福州扁肉有黑白经典、油炸和麻辣(右下)四款。(SPH Media 提供)
另一款类似云吞的扁肉,采用薄如翼的无碱皮,较大颗,很多人喜欢点一碗配着干盘面吃。天鹅城面家的扁肉除了经典黑白,也推出炸扁肉和麻辣口味,一份$3.50至$4。
Amoy Street Food Centre, #02-105
★炸食蘸酱和配酱★
2019年创立的新加坡品牌 Shake Shake In A Tub,特点之一是鸡米花 (Pop Corn Chicken)、霸级薯条和洋葱圈等可选择喜欢的蘸酱。2021年底,品牌推出四款新蘸酱,包括麻辣、松露、烧烤和咖喱。

▲Shake Shake In A Tub 的鸡米花、霸级薯条和洋葱圈等可加麻辣蘸酱。(品牌提供)
麻辣酱受到嗜辣食客的喜爱,品牌之后在设计一些限时产品也将它包括其中。例如去年配合三周年纪念推出的芝士鸡肉汉堡,除了招牌辣酱或蒜香酱,也可选择麻辣、松露、烧烤或咖喱酱。去年圣诞节的三款卷饼 (Burrito),就有一款特别火辣的麻辣口味。

▲Shake Shake In A Tub 的圣诞卷饼 (Burrito) 有一麻辣口味。(品牌提供)
品牌在全岛设有多个驻点,乌节一带的索美塞有一家咖啡座 (111 Somerset Rd #01-08),网址:shakeshakeinatub.com。
★海南炸鸡排★
莱佛士酒店旁海南三街的新瑞记,主打传统海南鸡饭和其他海南料理。继2021年推出一口食的炸鸡饭粒之后,去年中再推出三款口味新颖的炸鸡排,当中就包括麻辣和咖喱。金黄色的炸鸡排散发麻辣独有的香气和味道,配搭海南鸡饭粒,十分和谐。

▲新瑞记推出麻辣海南炸鸡排。
(餐馆提供)
总店:
34/35 Seah St
分店:
大巴窑 HDB Hub 口福食阁
文礼裕廊坊 Kopitiam 食阁
★即煮方便包装蒸鱼★
本地渔夫渔场于2007年开始水产养殖,目前在樟宜一带水域经营四个海上养殖场。考虑到现代人生活步伐紧张,又未必懂得处理鱼类,渔场于是推出即煮方便包装。金目鲈和鲻鱼 (Mullet) 在渔场捕捞后迅速送到兀兰的食品厂处理,装入耐热食品级别真空袋,全程不到八小时,且无添加味精或防腐剂。

▲渔夫渔场 (The Fish Farmer) 的即煮方便包装麻辣蒸鱼。(品牌提供)
四款蒸鱼是泰式金目鲈、潮州蒸金目鲈、照烧酱鲻鱼和麻辣鲻鱼。一包麻辣鲻鱼有两片鱼,重320克($14.90)。按说明把鱼片袋和酱料袋放入滚水加热,接着剪开包装,将酱料淋在鱼片上即可。
渔夫渔场产品可在 sgfreshmart.sg、The Fish Farmer Shopee、NTUC Fair Price、Amazon、Red Mart 和 Panda Mart 买到。
★肉脞面★
宏茂桥的爽爽面主打肉脞面(从$3.50起),加料版的有猪肝和猪腰。麻辣版的($4.50和$5.50)面条Q弹度刚好,被麻辣酱完美包裹,不算特别麻或辣,不必担心会吃到花椒也不会太油,还撒了猪油渣,味道不错。这里还有一款祖母味道的传统黑汤面线,带有姜丝、酒香和药材味,滋补美味。

▲爽爽面 (Shiok Shiok Noodles) 的肉脞面也来个麻辣版。(陈爱薇摄)
341 Ang Mo Kio Avenue1 #01-07
肉脞面是新加坡常见的小贩美食,早期以潮州人售卖居多。“肉脞”是潮州话“肉燥”的发音,也就是肉碎或肉末。顾名思义,肉脞面以猪肉碎为主,传统潮州版会加肉片、猪肝、焖香菇和扁鱼干(比目鱼干)。深褐色拌酱加了黑醋,面条尝起来带点酸香,中和油腻且更开胃。随着时代变迁,肉脞面出现多种版本,拌酱有不加醋的,也有加番茄酱的。用料上,扁鱼干成本高,很多小贩已不放。
(图片由陈爱薇、新报业媒体、商家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