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港坐落在新加坡的南部海岸线,邻近著名的马六甲海峡,控制着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关键海上交通要冲,其战略位置至关重要。
经过多年发展,新加坡港已经崛起为全球顶级的物流枢纽,该港由裕廊、吉宝、丹戎巴葛、布拉尼、三巴旺和巴西班让这六大主要码头区构成,而正在建设中的大士港预计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全自动码头。
新加坡港曾一度高居世界最繁忙港口的宝座,目前虽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上海港,但仍然是全球最繁忙的中转港和燃料补给港。在亚洲货运、物流和供应链奖项评选中,新加坡港长期享有“亚洲最佳海港”的美誉,并自2021年起,荣膺“全球最佳海港”的称号。

“智慧”数字化建设
自2017年起,新加坡致力于推动港航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已基本构建了一个涵盖港口航运管理、数据共享与赋能、技术创新与研发、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港航数字化发展框架。
特别是以在建的大士港项目为核心,新加坡正致力于树立全球港口数字化的新典范,旨在通过这一旗舰项目引领全球港航数字化转型的潮流。

数字化技术运用
自动导航技术:自2017年起,巴西班让码头已试验30辆自动导航车(AGVs)。新加坡港务局(PSA)计划在Tuas新港部署大量AGVs,预计数量达数百至千辆,以配合新港的1000台自动起重机。
新港口将从2021年起分阶段启用,PSA将采用多家AGV供应商,预计多家企业将参与合同供应。
无人驾驶技术:2018年,Aidrivers与新加坡港务局(PSA)签订了一份重要合同,将其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集成到码头卡车车队中。这一整合是新加坡码头运营自动化的关键一步。
新加坡港务局、新加坡交通部和两家私营企业丰田途朔和斯堪尼亚联手推出了开创性的自动卡车排系统,这一创新举措旨在提高港口内货物运输。
无人驾驶船舶:在技术实力的协同作用下,ABB和吉宝运维的部门KMDTech合作,在自主航运技术的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32米长的港口拖船“Maju 510”成为了新加坡第一艘无人驾驶船,这种改造包括数字系统、船体修改和增强的连接性。
Maju 510现在拥有自主导航功能,以及检测和避免碰撞的能力,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获得ABS自主导航认证和新加坡船舶登记处智能(自治)符号的船舶。它还可以通过吉宝集团的超低延迟4.5G网络远程操作,支持海事物联网应用。吉宝O&M已经建立了一个陆上指挥中心,该中心在Maju 510的先进改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数字态势感知和高精度定位控制。

新加坡港的数字化建设,全面提升了海上紧急应变能力,普及数字化港口综合管理,加快了建设船岸协同体协,实现港口物流信息服务便利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