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港坐落在新加坡的南部海岸線,鄰近著名的馬六甲海峽,控制著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關鍵海上交通要衝,其戰略位置至關重要。
經過多年發展,新加坡港已經崛起為全球頂級的物流樞紐,該港由裕廊、吉寶、丹戎巴葛、布拉尼、三巴旺和巴西班讓這六大主要碼頭區構成,而正在建設中的大士港預計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全自動碼頭。
新加坡港曾一度高居世界最繁忙港口的寶座,目前雖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上海港,但仍然是全球最繁忙的中轉港和燃料補給港。在亞洲貨運、物流和供應鏈獎項評選中,新加坡港長期享有「亞洲最佳海港」的美譽,並自2021年起,榮膺「全球最佳海港」的稱號。

「智慧」數字化建設
自2017年起,新加坡致力於推動港航業的信息化和數字化進程,已基本構建了一個涵蓋港口航運管理、數據共享與賦能、技術創新與研發、數字技能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綜合性港航數字化發展框架。
特別是以在建的大士港項目為核心,新加坡正致力於樹立全球港口數字化的新典範,旨在通過這一旗艦項目引領全球港航數字化轉型的潮流。

數字化技術運用
自動導航技術:自2017年起,巴西班讓碼頭已試驗30輛自動導航車(AGVs)。新加坡港務局(PSA)計劃在Tuas新港部署大量AGVs,預計數量達數百至千輛,以配合新港的1000台自動起重機。
新港口將從2021年起分階段啟用,PSA將採用多家AGV供應商,預計多家企業將參與合同供應。
無人駕駛技術:2018年,Aidrivers與新加坡港務局(PSA)簽訂了一份重要合同,將其人工智慧自動駕駛技術集成到碼頭卡車車隊中。這一整合是新加坡碼頭運營自動化的關鍵一步。
新加坡港務局、新加坡交通部和兩家私營企業豐田途朔和斯堪尼亞聯手推出了開創性的自動卡車排系統,這一創新舉措旨在提高港口內貨物運輸。
無人駕駛船舶:在技術實力的協同作用下,ABB和吉寶運維的部門KMDTech合作,在自主航運技術的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32米長的港口拖船「Maju 510」成為了新加坡第一艘無人駕駛船,這種改造包括數字系統、船體修改和增強的連接性。
Maju 510現在擁有自主導航功能,以及檢測和避免碰撞的能力,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一艘獲得ABS自主導航認證和新加坡船舶登記處智能(自治)符號的船舶。它還可以通過吉寶集團的超低延遲4.5G網絡遠程操作,支持海事物聯網應用。吉寶O&M已經建立了一個陸上指揮中心,該中心在Maju 510的先進改造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了數字態勢感知和高精度定位控制。

新加坡港的數字化建設,全面提升了海上緊急應變能力,普及數字化港口綜合管理,加快了建設船岸協同體協,實現港口物流信息服務便利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