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新加坡一下子来了两个坏消息!
第5波疫情真的来了,日增新冠病例再创三个月新高,达7109例!
前天卫生部长王乙康已经“预告”过,下一波疫情将在1-2个月内席卷新加坡,呼吁大家赶紧去打疫苗追加剂。

(图源:王乙康FB)
就在他说完这两天,病例节节攀升,新冠周感染率急剧飙升到1.23,进入快速传播阶段。

(图源:卫生部)
并且出现首例猴痘输入病例(上次是过境),一名从国外来的空服人员造成大量社区密切接触者,他们必须隔离21天!

(图源:CNA)
新冠和猴痘一起来,新加坡却已经几乎取消所有防疫规则……
卫生部早已预告
身边越来越多人反复感染!
看数据,第5波疫情来了!

(示意图)
虽然新加坡一般在星期二病例都会固定增加,因为一般在周末开门诊所少,星期一检会增加,数据会反映在星期二。
但前天周二比起上周二的5130起,增加了近40%!

(图源:MOH)
前天输入病例有716起,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大的输入数字!
社区病例也高达6393起,其中5941人通过抗原快速检测(ART)确诊,452人的核酸检测(PCR)确诊。
社区病例中,如果按照年龄分,20-49岁中青年群体感染人数最多。
0-11岁:560起
12-19岁:416起
20-29岁:1143起
30-39岁:1285起
40-49岁:1103起
50-59岁:845起
60-69岁:653起
70岁和以上:388起
新加坡目前有326名新冠病患住院,比昨天多了30人。从7日动线来看,每10万人中ICU和死亡的比例也从5月16日明显反弹了。

(图源:MOH)
即使不看数据,新加坡很多人对于新一波的疫情是有感觉的,因为身边确认的人明显重新增多。
老师给家长发信息,口吻平静地说:“我检测阳性请病假了”

(近期网友投稿)
办公室的同事悲催地“中了”,发来照片跟老板请假

(近期网友投稿)
这一轮疫情,目前,奥密克戎BA.2毒株仍是主流,但感染BA.4和BA.5毒株的病例比例已明显增加。
社区中约30%的病例为BA.4和BA.5亚型的病例,而前三周的比例分别为17%、8%和3%
新加坡从新冠疫情以来,经历了5轮疫情:

(图源:卫生部)
新加坡即将到来的第五轮疫情,预计会逐渐被新变种毒株取代,
鉴于BA.4和BA.5毒株的传播力比原有的BA.2更高,新加坡卫生部预计这类病例会继续增加。

(南非已经被BA.4和BA.5毒株席卷)
而且前段时间《纽约时报》报道,他们发现一个核心问题:
原本感染过一次奥密克戎原始毒株的人,会再次感染了最新型的变异株。
《重复感染奥密克戎,有时候发生在几个月内》

所以在新一轮疫情中,我们也可以预测会有不少再次感染者。
据华盛顿大学流行病学家莫卡德(Ali Mokdad)透露,如果是感染病毒后取得自然免疫保护,则免疫力通常在3个月后开始下降。
对于疫苗接种取得保护的人来说,以新加坡卫生部规定的疫苗有效期270天来看,打完疫苗7个月内都有保护,差别在于抗体逐月消退多少。
当免疫力消退,重复感染新冠就会“自然发生”。


(图源:FB网友)
就现有证据来说,BA.4和BA.5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早期的Omicron相似。
迎战第5波疫情
新加坡几乎无防疫措施
如果说新加坡这一波疫情和上次有什么区别,那就是现在社区里除了戴口罩几乎已经没有任何防疫措施。
入境检测隔离 - 取消
安全距离 - 取消
社交规模限制 - 取消
“合力追踪” - 取消
汇报感染群 - 取消
户外戴口罩 - 取消
……
从4月1日边境大开、4月12日开放夜间活动,到4月26日全岛防疫警戒降级!
现在岛上到处都很拥挤。
走上街头,除了看见戴口罩的人,其他很多时候仿佛没有人在意新冠。

(今日小贩中心排队人潮)
如果用原有的思维来看,新加坡到处都在“传播病毒”。
新加坡-马来西亚关卡附近是这样的
每天都有大量人往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新山,没有任何检测和隔离,人员流动非常大。

(图片来源:Facebook)

周末的乌节路街头表演是这样的,年轻人席地而坐听歌手唱歌。
里三层外三层,户外还可以不戴口罩……


(图源:小红书网友)
最近新加坡各种活动恢复,一些明星前往小岛造成聚集。
比如贝克汉姆受运动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Adidas)之邀,闪现乌节路。

狂热的粉丝在店外围观,其中不乏很多没有戴好口罩的孩子。

(以上图源:Asiaone)
上周末,新加坡芳林公园还举行了两年久违的支持LGBT的“粉红点”活动,数千人不戴口罩狂欢派对。

(图源:海峡时报)

(图源:mothership)
面对社会大型活动全面恢复 + 新变种毒株的入侵,新加坡疫情几乎是一定会反弹的。
其实早在6月初,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就预告过,新一轮的疫情预计将在7月、8月发生。
尽管王乙康提到变种毒株BA.4和BA.5可能在新加坡引发疫情的时间点,但他也强调,新加坡有能力应对这两种新毒株。

重中之重,是医疗机构必须为此做好准备,以避免当初奥密克戎变异株进入本地时,医疗体系不胜负荷的历史重演。
现在新加坡的公立医院继续忙于照顾非新冠患者,而且许多医院的床位占用率很高。
所以新加坡医院也从前两周开始做准备:增加新冠病床、未雨绸缪。
国立大学卫生系统主席Thomas Loh副教授透露:
“国大医疗集团已准备就绪,并且有能力应付接下来可能出现病例激增的情况。”
不仅是医院高层做出了指令,医护人员也有都开始有心理准备。

(图源:CNA)
卫生部长王乙康发声
5个检测+疫苗中心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