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研发微型卫星升空

本地研发的合成口径雷达微型卫星成功升空,不论昼夜,或是面对恶劣天气,都能拍摄到清楚的图像。
星期五(9月16日),隶属经济发展局的新加坡太空科技与产业局和国防科技研究院发文告说,重160公斤、采用极化合成口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科技的高效能微型卫星NeuSAR已在今年6月30日送上太空,并在八天后发回首个图像。
NeuSAR由国防科技研究院、本地宇航研究伙伴和国际业界伙伴设计研发,是新加坡首个商用合成口径雷达卫星,有助于探索设立小型卫星星座的商业潜力。
把NewSAR图像数据商品化的工作将由新科工程的地球观察与地理空间分析业务ST Engineering Geo-Insights负责。
SAR卫星通过向地球表面传播电磁波来“照明”,因此不论白天黑夜都能拍摄图像,和光电卫星不一样。光电卫星受限于光照,一般只能拍摄白天图像。
除了日夜都能拍摄图像,NeuSAR面对恶劣天气,如较厚的云层、大雨或烟霾时,也能操作。它也是世界首个全极化的小型SAR卫星,图像可分辨出人造物品、自然背景、地势和植被。
新加坡太空科技与产业局执行司长陈招明说,NeuSAR能成功送上太空和操作是新加坡在发展宇航能力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展现了新加坡宇航业者有能力提供高效能方案以应付民用和商用需求,也反映了我国宇航业愈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