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研發微型衛星升空

本地研發的合成口徑雷達微型衛星成功升空,不論晝夜,或是面對惡劣天氣,都能拍攝到清楚的圖像。
星期五(9月16日),隸屬經濟發展局的新加坡太空科技與產業局和國防科技研究院發文告說,重160公斤、採用極化合成口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簡稱SAR)科技的高效能微型衛星NeuSAR已在今年6月30日送上太空,並在八天後發回首個圖像。
NeuSAR由國防科技研究院、本地宇航研究夥伴和國際業界夥伴設計研發,是新加坡首個商用合成口徑雷達衛星,有助於探索設立小型衛星星座的商業潛力。
把NewSAR圖像數據商品化的工作將由新科工程的地球觀察與地理空間分析業務ST Engineering Geo-Insights負責。
SAR衛星通過向地球表面傳播電磁波來「照明」,因此不論白天黑夜都能拍攝圖像,和光電衛星不一樣。光電衛星受限於光照,一般只能拍攝白天圖像。
除了日夜都能拍攝圖像,NeuSAR面對惡劣天氣,如較厚的雲層、大雨或煙霾時,也能操作。它也是世界首個全極化的小型SAR衛星,圖像可分辨出人造物品、自然背景、地勢和植被。
新加坡太空科技與產業局執行司長陳招明說,NeuSAR能成功送上太空和操作是新加坡在發展宇航能力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展現了新加坡宇航業者有能力提供高效能方案以應付民用和商用需求,也反映了我國宇航業愈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