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大年初一。
但,不是每个大年初一都喜气洋洋,普天同庆。
有这么一个大年初一,让人痛心疾首,永世难忘。
八十一年前,1942年2月15日,正是大年初一,傍晚,新加坡最高的建筑物——首都大厦楼顶,升起了张牙舞爪的日本军旗。
亡国了。

等候着坡岛百万人口的,是三年零六个月的苦难和屈辱。
从1942年到1945年,连续四个大年初一,新加坡都在苦难和屈辱下度过。

(见到日本兵必须弯腰鞠躬。图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日寇舞剑 意在南洋
1941年,一方面由于侵华战争的消耗,另一方面是本国工业消耗,日本石油储备迅速见底。为了掠夺宝贵的天然资源,日本盯上了东南亚,尤其是马来半岛和新加坡。
1941年12月8日,就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在素有“马来亚之虎”外号的日本帝国陆军中将山下奉文的指挥下,日第二十五军从印支半岛攻入马来亚北部,同时,开始从印支半岛调飞机空袭新加坡市区、军港和空军基地。
两天后,12月10日,在日军90架战机两个小时的围攻下,英军寄予厚望的海军主力战舰“威尔士太子号”和“击退号”被击沉,马来亚英军失去制海权,门户洞开,再无法制止日军在马来亚东岸登陆,军心大为动摇。

(纪念两艘主力战舰被击沉的英国首日封。图源:网络)
通敌的印度上尉
12月10日,英军破获一起间谍案。英属印度陆军的一名驻新加坡军官Heeran上尉私通日军,为日军提供情报,让日军得以准确轰炸马来亚的盟军空军基地。军事法庭定罪之后,他被英军宪兵在笈巴港枪决,尸体扔进海中。
日第二十五军在马来亚顺势南下,守军节节败退,退到了新加坡。1942年1月31日,腊月十五,守军残余部队尽数退守新加坡,把连接新加坡和马来亚的新柔长堤炸断,拖慢日军的脚步。


(这张照片是日本人在柔佛拍摄的,新柔长堤已经炸毁,远处被日军轰炸,燃烧并冒出滚滚浓烟。“乱离时代”展品。)
炮击新加坡
2月3日,日军开始炮轰新加坡。

(2号展品为炮弹弹片,是英军第11师一名通讯兵在1942年2月14日大年除夕交火中捡到的;3号展品为6英寸岸防炮弹,用于当时的圣淘沙炮台。“乱离时代“展品。)

2月5日,腊月二十,向新加坡运送大量军需物资的“亚洲皇后号”被九架日军俯冲式轰炸机围攻,中弹沉没。有人认为,如果“亚洲皇后号”能顺利把军需送到新加坡,就能大大改善守军的装备,包括填补弹药,新加坡保卫战或许有不一样的结局。

(中弹之后的亚洲皇后号。图源:澳洲战争博物馆)

(从“亚洲皇后号”打捞上来的罗盘、刺刀等军需物件。“乱离时代”展品。)

(英国皇家陆军新兵接受训练。图源:帝国战争博物馆,“乱离时代”展品。)
当时新加坡的守军除了英国军队、澳洲军队之外,还有新加坡志愿军团。志愿军团由步兵组成,按欧洲人、马来人、华人、欧亚人分为不同的步兵连。

(新加坡志愿军团徽章。“乱离时代”展品。)

(英属印度陆军军官。作为印度步兵第11师的一部分,英属印度陆军的第14旁遮普团的一营、五营、六营派驻防卫新加坡。“乱离时代”展品。)

(密驼路附近,卡车载送志愿军团士兵。图源:威斯康辛大学 Milwaukee图书馆,“乱离时代”展品。)
2月8日,腊月廿三,晚上2030时不到,日第二十五军开始渡过柔佛海峡。晚上2300时,日军开始密集炮击守军驻地,15小时内发射炮弹8万8000发,切断守军各部队之间的电话线联系,使之无法协同作战。

(图源:网络)
2月9日,腊月廿四,大批日本空军军机来犯,大约有84架。英国空军在新加坡的最后10架战机紧急升空迎战,以1架战机的损失,击落6架敌机,击伤14架。但加冷机场被炸出多个坑洞,无法继续使用,英国军机全部撤离新加坡。在丧失制海权的两个月后,英军丧失了制空权。
同日,新加坡西北的克兰芝失守,日军开始通过克兰芝往新加坡运送装甲车和大炮。 丘吉尔的急电
2月10日,腊月廿五,英国首相丘吉尔给守军发急电:“军部向内阁报告说,新加坡白思华部有10万人,其中3万3000人是英军,1万7000人是澳军,日军在马来半岛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守军人数肯定占绝对优势,应该尽数歼灭来犯之敌,根本不应考虑保存实力或保护居民的问题。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打赢这场恶仗。司令官和高级军官必须与部队共存亡。大英帝国和帝国陆军的荣誉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