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伊斯兰理事会统计显示,近两年到新加坡皈依伊斯兰协会寻求皈依的华族有增加的趋势。
(新加坡讯)过去10年,新加坡有逾2900名华族皈依伊斯兰,2021年及2022年的皈依人数有所增加,年轻人也更多。宗教界人士指出,这是因为冠病疫情期间有更多人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从中找到宗教信仰。
新加坡伊斯兰理事会(MUIS)最新统计显示,2013年至2023年4月的10年间,新加坡有2928名华人到新加坡皈依伊斯兰协会(MCAS)接受皈依,领证成为伊斯兰教徒。
2021年与2022年分别有362人与347人皈依伊斯兰,跟之前8年的年均约260人比,疫情笼罩的两年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可兰经原文是阿拉伯文,对一般伊斯兰教徒而言,要读懂可兰经须学习阿拉伯原文。
新加坡皈依伊斯兰协会会长符许荣(49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疫情期间,我们通过Zoom平台举办课程,这当中,有许多人提出疑惑,为何造物者要创造病毒危害人类。”
2022年,新加坡皈依伊斯兰协会为新伊斯兰教徒共举办约40门课程、超过350节课,让马来人、新教徒与一般民众参与,认识伊斯兰基础。
据符许荣观察,参加课程的30岁以下年轻人明显增加,跟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他观察到年轻人在疫情期间更积极探索信仰的课题。
“许多年轻人预见自己将面临更艰难的未来,尤其疫情时,年轻人开始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找寻心的宁静和身心的皈依处,从而找到了伊斯兰教。”

罗伟胜16岁时,因为高中同学用餐前的祈祷,让他领略到不一样的生命思维,从而认识伊斯兰。
遵守伊斯兰教礼仪
成为伊斯兰教徒后,华人要遵守伊斯兰礼仪,食用清真食品、不喝酒、每日进行5次礼拜、学阿拉伯文等。
一般认为,华人会皈依伊斯兰教多半是因为与伊斯兰教徒结婚,但据新加坡皈依伊斯兰协会观察,也有不少人并非如此。

罗伟胜皈依后认真学习阿拉伯文,希望能以原文阅读可兰经。
22岁的大学生罗伟胜就是因自发的信仰而成为虔诚的伊斯兰教徒。
就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体育科学系的罗伟胜受访时说:“16岁在一次高中海外交流活动,第一次与伊斯兰同学一起祈祷,我感受到祈祷带来的平静。后来我生了一场病,就开始探寻心灵的平静。”
罗伟胜用两年深入了解伊斯兰教义,也到新加坡皈依伊斯兰协会学习阿拉伯文;18岁正式皈依伊斯兰教。

在家人的支持下,黄劲艺2021年皈依伊斯兰。如今,她的日常生活依循每天5次祈祷而规划。
西亚出差行程对伊教改观
黄劲艺是另一位不因婚嫁而皈依伊斯兰的华族。一次西亚的出差行程,让不惑之年的黄劲艺对伊斯兰全然改观。
她受访时说:“媒体上看到的西亚充斥着许多恐怖活动,让我对伊斯兰充满着误解。没想到,出差西亚让我认识了不少伊斯兰同事,还有伊斯兰宣导和平的教义。”
在家人的支持下,黄劲艺2021年皈依伊斯兰。如今,她的日常生活依循每天5次祈祷而规划。
回国后,黄劲艺就到新加坡皈依伊斯兰协会上课,在两年前皈依伊斯兰,黄劲艺说:“当时是疫情期间,我的皈依仪式很特别,通过Zoom进行,就连海外的朋友也能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