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各种病毒,现在正处于于高发期!
前几周,原本呈现上升势头骨痛热似乎有些得到了控制。
但是,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骨痛热症又开始爆了!

图源:8视界
新加坡骨痛热疫情反弹了!
之前,新加坡骨痛热的单周新增病例,连续两周减少好不容易降到了300例以下。
然而,根据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官网的最新数据,截至上个星期六(6月1日)的一周内,新加坡又通报了313起骨痛热症病例,比前一周增加了24起!
2024年开年至今,新加坡已经总共通报了8033起骨痛热症病例了。

图源:NEA
另外,这一周统计的仅仅三天,新加坡也以统计到111位确诊的骨痛病患者。

图源:NEA
在过去的一周中,新加坡出现了70个骨痛热活跃的“黑区”。当中还有18个是累计病例超过十起的黑区。

图源:NEA
位于武吉班让的岗沙路是最大的黑区,已经累积通报了268起病例。
此外,宏茂桥1道和32街、武吉巴督东2道和3道、裕廊东1道和21街、裕廊西1道和裕廊湖一带,以及罗弄泉、芽笼、巴西立、兀兰部分地区,也都是在骨痛热活跃区域。

图源:The Star
国家环境局提醒,伊蚊滋生的数量依旧很多。
2024年1月至3月间,他们已在全岛检测到约5100个蚊子繁殖栖息地。
当局也说,新加坡人对所有四种血清型骨痛热病毒的免疫力仍然较低,民众患上骨痛热的风险的持续存在,未来几个月新加坡骨痛病例可能继续激增。

图源:BBC
骨痛热症后果不可小觑
一位曾经患上过两次骨痛热的新加坡人,早前向本地媒体Mustsharenews,详细描述了自己发病的经历。他因为发病而住了10天的院!

来源:Mustsharenews
这名叫Kendrick的男子说,刚发病时他只有发烧和昏昏欲睡,因为他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得了普通感冒。发病四天后,他才感觉到不妙。
“我醒来后意识到我无法动弹,因为我全身酸痛,而且感觉非常虚弱。”于是,他拜托家人将他送到了医院看急诊。

示意图,图源:陈笃生医院
在医院里,他才被诊断出得了骨痛热。在这之前他从未想过后果会如此严重,只觉得在家休息就能自愈,和他两年前第一次感染骨痛热时一样。但这次明显比上次更严重。
对此,亚太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大会前主席淡马亚教授曾向《海峡时报》 解释说,如果第二次骨痛热感染是由与第一次感染不同的血清型或菌株引起的,那么第二次就可能会更严重。

图源:Singhealth
除了发烧和疲劳之外,Kendrick表示当时自己出现了恶心和令人不适的背痛。住院10天期间,他还必须与持续的腹泻和呕吐作斗争。
他的体温曾飙升至近40摄氏度,为此护士不得不经常用冷毛巾给他擦拭身体以降温。
当时,Kendrick的朋友来拜访他,给他带来了他想吃的汉堡。但“每咬一口我都感觉是在吃金属一样(tasted like metal)。”Kendrick想起这个异常心酸的回忆。
骨痛热带来的种种症状,让他在住院期间瘦了整整8公斤!

事实上,骨痛热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剧烈身体不适,甚至也可能让人陷入昏迷甚至死亡。
之前,本地媒体就曾报道过,一名来自马来西亚的女子因为在新加坡染上骨痛热症,结果引发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急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在医院里昏迷了三周才苏醒过来!

来源:AsiaOne
不过,一位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只有约5%的患者会发展成重症骨痛热。
每年的6月至10月间都是新加坡骨痛热高发期,为确保居住环境不会成为伊蚊孑孓的摇篮,大家可遵循国家环境局的建议,定期做好灭蚊五大步骤“B-L-O-C-K',以清除住家周围的积水,阻断骨痛热症的传播:
铲松干硬的土壤
清除花盆底盘积水
把所有水桶和容器倒置,保持干燥
定期更换花瓶里的水
保持屋顶排水沟畅通,在里面放置BTI灭蚊药

图源:8视界
新冠新变种毒株在新加坡传播
骨痛热症需要防范,新冠也需要提防。
早在5月中旬,单周新增病例就接近了26000例。当时,卫生部长王乙康透露,这一轮疫情峰值会在6月到来。
为了应对这一轮疫情,卫生部已经要求公立医院减少非紧急手术,并将合适的患者转移到过渡护理设施或居家病房等护理设施中。

图源:见水印
新一轮疫情引起民众关注,也让他们去外面餐馆聚餐的念头不如以前。
《8视界新闻网》报道,在来临的父亲节假期中,一些餐馆因为疫情影响,有三成的顾客选择取消预订。尤其是周末的客流量大幅减少约40%。
防疫用品需求也激增,一些药房的ART检测仪频频断货。有药房职员表示,每次进货100盒检测仪,两三天就卖光了!

所剩不多的检测仪,图源:早报
不少人对目前在新加坡社区中传播的新变异毒株家族FLiRT感到担忧。
FLiRT是何方神圣?
今年5月中旬,美国美国卫生当局最新发出警告称,新冠病毒出现了FLiRT家族新变体,主要变异株包括KP.1和KP.2。他们都是奥密克戎分支中的“后代”。
迄今为止,它已经传播到了包括新加坡在内的23个国家和地区。单单在新加坡,就贡献了近期三分之二的新增病例。

图源:美联社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KP.2变异株列为“监测中的变种”毒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
已知消息是,这个家族的新变异毒株,在症状和严重程度似乎与之前的新冠病毒株大致相同,只是似乎更具传染性。
但新加坡人对这个新毒株的认知并不充足。调查公司YouGov在上个星期对1042名新加坡展开了线上调查,发现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对新变异毒株有所了解,半数的人对新毒株并不了解。

图源:Travel Weekly Asia
虽然已经和新冠“共存”有近两年时间,但受访人群中,仍有66%非常担心感染新冠。
所以,椰友们,你们现在平时出门,还会继续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吗?
新加坡卫生部最新发声
新加坡人曾经以“爱打疫苗”闻名全球。疫情期间常年保持最高的疫苗接种率。
但似,卫生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约有80%新加坡人口已完成首次或追加剂疫苗接种,但在过去一年里没有打追加剂。整体人口的免疫力大概率已经下降了。

民众现在对于打疫苗并不热衷,可能是有些被“带节奏了”。
日前,新加坡某反对党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呼吁卫生部暂停冠病疫苗接种,扬言疫苗造成的副作用病例上升,且高接种率也造成了新加坡超额死亡人数上升。
反对党支持者群体,有可能会相信这个说法而停止接种疫苗。

图源:美联社
对此,卫生部紧急发文驳斥了这个说法“荒谬且不实”,并进一步解释道,大量的科学依据反映新冠疫苗提供的保护大于副作用。
卫生部公布的、截至去年7月的疫苗安全报告显示,大部分的疫苗副作用都很轻微,而严重副作用非常罕见,大约每10万剂只有七例。

图源:海峡时报
卫生部希望,那些许久未接种追加剂的人群,特别是60岁及以上的老人继续追加疫苗追加剂。过往数据显示,那会显著降低他们的感染和住院机率。
有意者,可通过https://book.health.gov.sg/covid页面,预约在诊所内进行疫苗接种。

椰友们,距离你们上一次打疫苗过了多久?现在有计划每年更新打疫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