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小印度是新加坡最五彩缤纷的历史区域之一。这里曾经是石灰岩采石场、砖窑和赛马场的所在地,牧民、商人、花饰小贩在街上熙来攘往,吆喝着买卖。

如今,这片印度文化小区仍然保留着它的独特传统。新旧事物在这里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当代街头艺术和时髦餐厅与古老庙宇交织共存,还有商贩在售卖香料、丝绸和鲜花等各色诱人物品。

维拉玛卡里雅曼兴都庙
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
这个美丽的朝拜圣地由生活在实龙岗区的印度先驱于 19 世纪建造,专门供奉强大的迦梨女神 (Kali) ,是您深入了解兴都教的好地方。

Tan Teng Niah 陈东龄故居
陈东龄故居故居,这里曾经的主人是一位杰出的华裔商人,他在这片街区开了一个糖厂,而这栋彩色的双层小楼则是想要同时欣赏欧式和中式建筑风格的历史爱好者不可错过的一景。 如果您想在参观维拉玛卡里雅曼兴都庙之前先补充点能量,可以前往竹脚中心 (Tekka Centre)吃个早点。这里的小贩摊位出售各种各样的印度主食,包括 naan(印度烤饼)和 vadai(印度炸黄豆饼)。

蕉叶阿波罗餐馆 The Banana Leaf Apolo
如果到了午餐时间,推荐到蕉叶阿波罗餐馆 (The Banana Leaf Apolo),品尝盛放在香蕉叶上的传统印度美食。这家传统餐厅建于 1974 年,在本地可说是家喻户晓,最出名的是店里的咖喱鱼头和香辣马萨拉鸡。

小印度拱廊 Little India Arcade
吃完这顿丰盛的午餐之后,步行前往小印度拱廊,也可顺便消化消化。在这个热闹的室内商场里,视觉、听觉、味觉都会得到极大满足,摊贩出售的东西从小装饰品到挂毯和甜点,应有尽有。

Jothi Store & Flower Shop
Jothi Store & Flower Shop最初是出售用于宗教活动的鲜花和花饰,但现在这家店里卖的是各种纪念品和小摆设。宗教小雕像、印度熏香和彩色手镯等等,仿佛一座宝藏,让文化爱好者流连忘返。

印度文化馆 Indian Heritage Centre
新加坡的印度和南亚社区拥有众所周知的悠久历史,已经在新加坡生根发芽。通过印度文化馆所举办的精彩活动、展览和导览,您可加深对新加坡文化的了解。

阿都卡夫回教堂 Masjid Abdul Gaffoor
接下来,沿着甘贝尔巷 (Campbell Lane) 一直走到阿都卡夫回教堂。这座回教堂在 1979 年被列为国家古迹,是全岛最古老的回教堂之一,历史可追溯到 19 世纪。新加坡的文化熔炉在这个美丽的朝圣之地得到了充分展示,它将西方经典图案(例如科林斯柱)与萨拉森建筑和书法装饰相结合。 如果您喜欢街头艺术,那么可以从阿都卡夫回教堂稍微绕路到2 Dickson Road。由艺术二人组合 sobandwine 绘制的生动花卉壁画铺满了这里的墙面,成为拍摄 “该日穿搭” (#OOTD) 的完美背景。

“安乐窝” Onlewo
除了传统和传承之外,小印度的发展还体现在生机勃勃的企业之中,当您在这片区域里闲逛时就能窥见一二。Onlewo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您可以从这家设计店里将我们这座城市的一丝痕迹带回家。这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布艺产品、家居用品和礼品,店里的很多设计都以新加坡的经典邻里为灵感。

The Malayan Council
中午休息一下,到南洛街 (Dunlop Street) 的The Malayan Council 餐馆去用餐。这家本地餐厅将新加坡风味与西式料理完美结合,很受欢迎,例如牛肋排配马来渔网煎饼 (roti kirai) 和意大利面配鸭肉和指天椒。 如果您吃完午餐还意犹未尽,我们推荐您试试他们的可口蛋糕,这些蛋糕都是从地区和本地风味,如榴梿和椰丝糯米糍 (ondeh ondeh) 中汲取灵感的。椰丝糯米糍是种以椰糖为馅、外面包裹椰丝的糯米球。 如果您想买些纪念品,Haniffa 是购买纱丽(sari,印族妇女穿的民族传统服饰)和传统布料的好去处。 以上信息来源于新加坡旅游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