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大学在全球大学就业力排名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居第九,南洋理工大学排名第35。

这表明这两所大学在培养毕业生就业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最新发布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辑》揭示了2023年全球大学就业力排名。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和史丹福大学分列前三名。两所亚洲大学进入了前十名,分别是日本的东京大学(第7位)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第9位)。
然而,南洋理工大学的排名相对去年有所下滑,降至第35位。
这一排名由法国调查机构负责,调查对象包括44个国家和地区的250所高校学生的就业力。调查主要根据雇主的评价、知识与期望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行评估。今年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雇主参与调查,提交了超过10万则投票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雇主更加看重具有领导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大学毕业生。领导能力、团队协作与合作精神是受到各国雇主高度重视的关键能力。

此外,对于掌握数字技术和在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TEM)领域有专业知识的毕业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国大对于毕业生在本地和全球雇主中的认可感到高兴。国大通过教育改革强调学术严谨、体验式学习、全球接触和现实世界的相关性,为毕业生提供了强大的就业前景。
国大非常注重终身学习,并为校友提供机会,帮助他们提升职业技能,培养行业需要的技术与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过去10年来,高等教育就业力的全球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相较于2013年,美国和英国高校在就业力排名中的占比由58%左右下降至27.5%。亚洲今年共有49所院校入围,比去年增加了五所。
中国的北京大学排名第14,清华大学排名第21。中国高校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未来几年内可能有中国大学进入前10名。
这一排名为新加坡的大学树立了在全球高等教育舞台上的卓越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全球雇主对于领导能力、团队协作以及STEM领域专业知识的重视。

这不仅对新加坡的大学增添了荣誉,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业4.0经济的发展。
新加坡大学的就业力排名上升可能是由于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教育质量的提升
新加坡大学可能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实际技能和应用知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
全球化与国际化
新加坡大学可能采取了更多的国际化举措,包括与国际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机会。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可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实习和职业发展支持
学校可能加强了对学生实习和职业发展的支持,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职业指导和与行业的合作,以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专业领域的强项
新加坡大学在某些专业领域可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吸引了更多的雇主认可和雇佣,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就业力。
校友网络的建设
学校可能加强了校友网络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行业联系和机会,使他们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
对雇主需求的响应
学校可能调整了课程设置,更加关注雇主对员工技能和素质的需求,以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职场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大学就业力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努力和改进。上述因素可能共同作用,使得新加坡大学在全球大学就业力排名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