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山图书馆 Bishan Library(NTU)
新加坡碧山图书馆由LOOK Architects建筑事务所设计,Look Boon Gee决定重新思考图书馆的设计定位,以内在的精神阅读空间打破常规的设计思路,着重表现空间的质感,营造独一无的阅读体验。建筑以“树屋”为设计概念,通过现代建筑手法营造出比树屋更加丰富的空间质感。开放的室内空间,幽静的思考空间,坡道和楼梯组织的交通空间,白色粉刷的墙面,彩色的玻璃,不规则的窗洞,柔和的室内光线,建筑中这些连续、现代、神性的空间构成手法,都能看到萨伏依别墅和朗香教堂的影子,是建筑师向柯布西耶致敬还只是巧合?或许只是跨越时空的碰撞。




星耀樟宜 Jewel Changi Airport
Safdie Architects设计的新加坡樟宜机场项目“星耀樟宜”于2019年4月正式向公众开放。令人震撼的效果再一次诠释了新加坡的“花园城市”之称,简直就是一座梦幻花园。内部一共地下5层,地面5层楼,占地13.57 万平方米!
星耀樟宜不仅仅是我们常看到的这样一个巨大的花园瀑布,其实本身是个巨大的综合体,将文化休闲与机场结合在一起,既能服务于候机的乘客,也能给普通的游客提供服务,这里的漩涡瀑布也成为来新加坡必去的打卡地。这个高40米的环形瀑布,由向内凹陷的玻璃天花倾泻而下,直落7层,震撼且梦幻。萨夫迪将其设计在整座机场的中心,并以此为圆心,构想了绿意盎然的室内景观。瀑布以及水流也给新加坡炎日的气候带来来一丝凉爽,而且瀑布的水可以循环使用。候机时,也可以乘坐小火车体验穿越瀑布的奇妙感受,全世界最具有魅力的机场一定非樟宜机场莫属。




皮克林宾乐雅酒店 Parkroyal on Pickering
皮克林宾乐雅酒店由新加坡WOHA建筑事务所设计,被称为“地形建筑”,底层被层状起伏、侵蚀岩层形态的预制混凝土层板包裹,树和藤蔓在此蓬勃生长,像是把真实的大自然引入了建筑。由于酒店对面就是一大片的城市公园,其实从某些角度看上去,酒店的垂直绿化就像是将公园折叠在建筑立面上一样,使自然无限延伸。




双景坊 DUO
双景坊DUO,是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共同协作开发的一个酒店项目。奥雷•舍人(Ole Scheeren)的设计也策略性地呈现出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合作关系,并注重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整个酒店由两个塔楼组成,圆弧的形状围合出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城市公园。建筑作为了一个沟通城市与人文的连结。一系列循环的圆形也削弱了建筑的体量,让建筑与城市相互融合。网状的六角形遮阳系统形成天然的外皮,附于凹进的外形上,动感十足。




杜生庄 Skyvile @ Dawson
杜生庄住宅集合体,由新加坡本土建筑公司WOHA设计,是一个拥有960户居住单元的新加坡政府组屋项目,是新加坡对于廉价公共住宅模式的一次大胆探索。整个建筑体从外表看起来密度十分的大,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居住集合体,但是细看之下,会发现每一户公寓都可共享带有遮挡的社区露台花园。
其目的是促进居民的互动交流,使之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楼里内有垂直的竖向花园穿插,“空中村落”的概念增强了整个区域内的社区感和整体认同感,每个居民都可以从电梯到家门口的这段路上穿过或俯瞰花园以问候自己的邻居,或是和邻居在这里闲聊,小孩子们也可以把这里当做玩耍的游乐场。
杜生庄会让人觉得生活在这样密度极大的住宅体,也不会觉得拥挤和压抑,反而,通过建筑师的设计,每隔几层就出现的花园,以及顶楼24小时开放的空中花园,都让住户可以在竖向上就能感受到自然并且将公共空间引入建筑内部,保持一个“垂直村落”的布局,也是一次在邻里关系与住宅模式上的探索。


杜生庄 Skyvile @ Dawson
顶层的空中花园有着绝佳的视野,整体建筑色调上选用黄绿色彩搭配,让我们不禁想到了埃及建筑的色彩,是一种自带神性,并且在世俗与神性之间可以完美转换的风格。在屋顶花园上,可以享受到和豪宅一样的巨大花园,建筑不仅没有因为造价低而减少体验感,而且还通过公共空间营造出了良好的社区关系。


杜生阁 SkyTerrace@Dawson
杜生阁组屋与杜生庄一样也是新加坡政府推行的廉价居住集合体项目之一。该项目由SCDA建筑事务所设计,有五座40至43层楼高的组屋,通过多层停车场屋顶的天台花园相连。
杜生阁的创新设计为新加坡新一代公共住宅提出了三个关键的概念:园林式住宅、建筑与自然共生以及多代同堂。场地规划中露天的户外空间无论在视觉上还是空间形态上,与毗邻的“线性公园”相互呼应共成一体。为了强调绿化的连通性,场地内地面层的大块户外空间都被拆分打碎,再层层叠加,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为各种社区活动与居民融合提供了场所和机会。


翠城新景 The Interlace
翠城新景The Interlace是一个大型的公寓住宅综合体,由OMA及奥雷·舍人(Ole Scheeren)共同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了常规住宅的布局方式,由平面布局延伸到了垂直布局。一个个垂直的公寓楼相互交错叠放,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探索截然不同的热带生活方式:一个通过公共空间和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集成而形成的扩展的生活互联网。31个住宅单元,每个6层高,以六边形的格局相互联结叠加,构成6个大尺度的通透庭院,其交织的空间形成一个包括空中花园、私人和公共屋顶平台的垂直村庄。

吉宝湾映水苑 Reflections At Keppel Bay / 丹尼尔·里伯斯金 Daniel Libeskind


嘉峰豪庭 Le Nouvel Ardmore / 让·努维尔 Jean Nouv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