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卫健委官员,和世卫组织周六了进行了一轮电话沟通!
中国卫健委在其官方发表文告称,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通了电话。

根据文告内容,双方主要就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交换意见。
中方表示,自疫情初期就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分享信息,最早鉴别出病原体并分享基因序列,并同世界卫生组织建立技术交流机制。中国因时因势主动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以来,双方已开展多次技术交流。中方将一如既往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作用,团结国际社会一道抗击疫情。
而谭德塞则高度赞赏中国政府新冠疫情应对努力,感谢中方与世界卫生组织长期进行疫情技术交流、分享疫情信息数据。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疫情防控技术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卫生安全。

图源:UN News
除了和世卫组织通话外,前两天,中国卫健委还公布了最新一段时间的新冠数据。
根据官方搜集到的数据,从去年12月28日至本周早些时候,中国有近六万人,因新冠不幸去世。
中国官方公布新冠死亡数据!
原来所有病例都在新加坡分析?
就在周六,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

图源:新浪
会上,有记者向在场官员询问这一轮疫情的一些相关数据,对此,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给出了答复。
据焦雅辉透露,通过分析显示,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9938例。
其中,因新冠病毒感染而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

图源:澎湃新闻
接着,她又透露在这些死亡的新冠患者平均年龄在80.3岁,更是有90.1%的死者年龄在65岁及以上,80岁及以上的死者约占总死亡人数的56.5%左右。
和很多国家数据一致的是,中国这一轮疫情中的大多数死者,都是患有一些基础病的老年人。
根据中国卫健委官员的说法,90%的死者身上发现的主要合并疾病为心血管疾病、晚期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肾功能不全。

图源:澎湃新闻
由于冬季本身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和心脑血管疾病加重季节,近期又与新冠病毒感染相叠加。焦雅辉解释道,这就是老年人的病亡人数比较多的原因之一。
未来,卫健委将根据国家规定的“乙类乙管”规定,及时收集和向外界公布数据,同时中国各级医疗提也将加大对老年人的关注和救治工作,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的生命。

图源:美联社
说起来,中国这一轮疫情的数据,其实新加坡这边早就有收到了,或许这也是新加坡不打算对中国旅客收紧限制的其中一个原因。
就在不久前的国会上,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透露出了一个信息:中国的新冠病毒数据样本,其实全都是在新加坡进行分析的。

他表示,中国各城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段时间都在积极监测新毒株,每周都会上传最新的病毒基因组序列,由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设在新加坡的办事处进行分析。
由此,或许可以推测出,新加坡方面有可能能获取到中国新冠疫情的第一手数据。
早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始终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同国际社会分享病毒变异监测和感染人群等信息。三年来,中方同世界卫生组织开展技术交流60余次,最近一个月就进行了4次。
而最近一段时间,从中国监测到的数据正在表明,这一轮疫情的峰值似乎已经过去了。

图源:TRT
卫健委:中国本轮疫情峰值已过
专家预测六月将“结束疫情”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发布会上,官方不仅公布了近段时间的新冠死亡数据,同时也介绍了中国全国发热门诊接待的患者人数趋势。
根据官员介绍,中国全国发热门诊的诊疗量,在2022年的12月23日达到高峰,为286.7万人次。
之后,诊疗量一路下降,到了今年1月12日更是回落到了47.7万人次,比之前的峰值降低了83.3%!

图源:财新
另外,中国全国急诊诊疗人次总体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今年1月2日的峰值是152.6万人次,之后持续下降,至1月12日已经下降到109.2万人次,较峰值时下降28.4%。
中国卫健委官员引用了这两组数据,表示全国发热门诊及急诊所面临的高峰期已过。

图源:见水印
除此之外,卫健委也透露本周早些时间,全国门诊的接诊量已经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普通门诊日诊疗量也在持续增加,正常诊疗正在逐步恢复当中。
再加上急诊当中新冠阳性感染者的检出率,也由12月22日的峰值8.8%,稳步下降到1月12日的2.9%。
这些数据,都在显示全国疫情高峰期似乎达到了峰值,正逐渐走向“低潮”。

图源:北京日报
说起来,这个结果似乎和中国一些专家的早期判断似乎刚好吻合。
去年12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财经年会2023上研判疫情形势时指出,这一轮疫情可以概括为“一峰三波”。从去年12月中旬到今年1月中旬将会是第一波疫情。
之后,中国或将出现在今年1月下旬到2月中旬间,因为春节前的人员流动,而造成第二波疫情上升。
至于第三波疫情则有可能发生在是2月下旬到3月中旬,原因是春节后返岗返工。总的来看,这一轮疫情很可能将持续三个月左右。

图源:北京日报
还有锺南山、张文宏等中国知名医学领域专家,也都在过去一段时间表达过相似看法。
其中,锺南山更是预测,到了今年6月,新冠疫情将迎来“结束”的那一天。

来源:搜狐
不过,这一切预测都是构建在新冠病毒不再发生大规模变异,或者世界出现传播性更强的毒株上的。
专家表示,要是中国能够很好的控制住病毒株变异,中国的疫情就可以说是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往后感染的人数只会越来越少,病毒也会彻底的消失。

图源:见水印
虽说如此,可中国卫健委也说了,目前在院的重症患者的数量仍然处于高位。
因此,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他们还是呼吁人像是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基础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图源:见水印
中国疫情目前正处于消退状态,很多人也已经踏上了春节返乡的归途。
在逐渐走出疫情后,新加坡今年的春节也格外热闹。年货市场现在已经人山人海,和疫情前几乎没有太大差别了。
新加坡春节市场人气旺
后疫情时代处处活力满满
对70%左右人口都是华人的新加坡来说,每年的春节,都可以说是全新加坡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了。(能和春节相媲美的应该只有国庆日而已)
春节临近到来,很多人新加坡人开始纷纷出动,去牛车水的牛货市场里走走看看,置办一些年货回家了~

图源:8视界
阔别了两年,今年的牛车水格外热闹。甚至还有不少人全家人出动了!
在接受新加坡本地媒体采访时,就有不少人表示“今年才像是过年的样子”~

排队买瓜子的人群,图源:8视界
虽然在过去一年,新加坡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但一年一度的春节并没有过多影响买气。
临近深夜,还是不断有人光临年货市场。一些摊贩说自己忙得不可开交,甚至到了午夜12点都还是无法关门呢~

图源:8视界
上周六下午6点左右,牛车水一带的宝塔街、登婆街就已经相当拥挤了。
摊贩高声叫卖,现场有不少警员、辅警和保安人员管制人流,场面看起来非常热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