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衛健委官員,和世衛組織周六了進行了一輪電話溝通!
中國衛健委在其官方發表文告稱,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與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通了電話。

根據文告內容,雙方主要就當前疫情防控工作交換意見。
中方表示,自疫情初期就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分享信息,最早鑑別出病原體並分享基因序列,並同世界衛生組織建立技術交流機制。中國因時因勢主動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以來,雙方已開展多次技術交流。中方將一如既往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作用,團結國際社會一道抗擊疫情。
而譚德塞則高度讚賞中國政府新冠疫情應對努力,感謝中方與世界衛生組織長期進行疫情技術交流、分享疫情信息數據。雙方一致同意繼續加強疫情防控技術交流合作,共同維護全球衛生安全。

圖源:UN News
除了和世衛組織通話外,前兩天,中國衛健委還公布了最新一段時間的新冠數據。
根據官方搜集到的數據,從去年12月28日至本周早些時候,中國有近六萬人,因新冠不幸去世。
中國官方公布新冠死亡數據!
原來所有病例都在新加坡分析?
就在周六,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主題為「介紹重點人群健康保障有關情況」。

圖源:新浪
會上,有記者向在場官員詢問這一輪疫情的一些相關數據,對此,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給出了答覆。
據焦雅輝透露,通過分析顯示,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全國醫療機構累計發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59938例。
其中,因新冠病毒感染而導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礎疾病合併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4435例。

圖源:澎湃新聞
接著,她又透露在這些死亡的新冠患者平均年齡在80.3歲,更是有90.1%的死者年齡在65歲及以上,80歲及以上的死者約占總死亡人數的56.5%左右。
和很多國家數據一致的是,中國這一輪疫情中的大多數死者,都是患有一些基礎病的老年人。
根據中國衛健委官員的說法,90%的死者身上發現的主要合併疾病為心血管疾病、晚期腫瘤、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腎功能不全。

圖源:澎湃新聞
由於冬季本身是老年人呼吸系統疾病高發和心腦血管疾病加重季節,近期又與新冠病毒感染相疊加。焦雅輝解釋道,這就是老年人的病亡人數比較多的原因之一。
未來,衛健委將根據國家規定的「乙類乙管」規定,及時收集和向外界公布數據,同時中國各級醫療提也將加大對老年人的關注和救治工作,盡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的生命。

圖源:美聯社
說起來,中國這一輪疫情的數據,其實新加坡這邊早就有收到了,或許這也是新加坡不打算對中國旅客收緊限制的其中一個原因。
就在不久前的國會上,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透露出了一個信息:中國的新冠病毒數據樣本,其實全都是在新加坡進行分析的。

他表示,中國各城市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近段時間都在積極監測新毒株,每周都會上傳最新的病毒基因組序列,由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設在新加坡的辦事處進行分析。
由此,或許可以推測出,新加坡方面有可能能獲取到中國新冠疫情的第一手數據。
早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始終堅持及時、公開、透明同國際社會分享病毒變異監測和感染人群等信息。三年來,中方同世界衛生組織開展技術交流60餘次,最近一個月就進行了4次。
而最近一段時間,從中國監測到的數據正在表明,這一輪疫情的峰值似乎已經過去了。

圖源:TRT
衛健委:中國本輪疫情峰值已過
專家預測六月將「結束疫情」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發布會上,官方不僅公布了近段時間的新冠死亡數據,同時也介紹了中國全國發熱門診接待的患者人數趨勢。
根據官員介紹,中國全國發熱門診的診療量,在2022年的12月23日達到高峰,為286.7萬人次。
之後,診療量一路下降,到了今年1月12日更是回落到了47.7萬人次,比之前的峰值降低了83.3%!

圖源:財新
另外,中國全國急診診療人次總體也呈現出下降趨勢。
今年1月2日的峰值是152.6萬人次,之後持續下降,至1月12日已經下降到109.2萬人次,較峰值時下降28.4%。
中國衛健委官員引用了這兩組數據,表示全國發熱門診及急診所面臨的高峰期已過。

圖源:見水印
除此之外,衛健委也透露本周早些時間,全國門診的接診量已經基本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普通門診日診療量也在持續增加,正常診療正在逐步恢復當中。
再加上急診當中新冠陽性感染者的檢出率,也由12月22日的峰值8.8%,穩步下降到1月12日的2.9%。
這些數據,都在顯示全國疫情高峰期似乎達到了峰值,正逐漸走向「低潮」。

圖源:北京日報
說起來,這個結果似乎和中國一些專家的早期判斷似乎剛好吻合。
去年12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財經年會2023上研判疫情形勢時指出,這一輪疫情可以概括為「一峰三波」。從去年12月中旬到今年1月中旬將會是第一波疫情。
之後,中國或將出現在今年1月下旬到2月中旬間,因為春節前的人員流動,而造成第二波疫情上升。
至於第三波疫情則有可能發生在是2月下旬到3月中旬,原因是春節後返崗返工。總的來看,這一輪疫情很可能將持續三個月左右。

圖源:北京日報
還有鍾南山、張文宏等中國知名醫學領域專家,也都在過去一段時間表達過相似看法。
其中,鍾南山更是預測,到了今年6月,新冠疫情將迎來「結束」的那一天。

來源:搜狐
不過,這一切預測都是構建在新冠病毒不再發生大規模變異,或者世界出現傳播性更強的毒株上的。
專家表示,要是中國能夠很好的控制住病毒株變異,中國的疫情就可以說是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往後感染的人數只會越來越少,病毒也會徹底的消失。

圖源:見水印
雖說如此,可中國衛健委也說了,目前在院的重症患者的數量仍然處於高位。
因此,在春節即將來臨之際,他們還是呼籲人像是老年人、孕產婦、兒童、基礎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做好個人防護,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圖源:見水印
中國疫情目前正處於消退狀態,很多人也已經踏上了春節返鄉的歸途。
在逐漸走出疫情後,新加坡今年的春節也格外熱鬧。年貨市場現在已經人山人海,和疫情前幾乎沒有太大差別了。
新加坡春節市場人氣旺
後疫情時代處處活力滿滿
對70%左右人口都是華人的新加坡來說,每年的春節,都可以說是全新加坡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了。(能和春節相媲美的應該只有國慶日而已)
春節臨近到來,很多人新加坡人開始紛紛出動,去牛車水的牛貨市場裡走走看看,置辦一些年貨回家了~

圖源:8視界
闊別了兩年,今年的牛車水格外熱鬧。甚至還有不少人全家人出動了!
在接受新加坡本地媒體採訪時,就有不少人表示「今年才像是過年的樣子」~

排隊買瓜子的人群,圖源:8視界
雖然在過去一年,新加坡經歷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但一年一度的春節並沒有過多影響買氣。
臨近深夜,還是不斷有人光臨年貨市場。一些攤販說自己忙得不可開交,甚至到了午夜12點都還是無法關門呢~

圖源:8視界
上周六下午6點左右,牛車水一帶的寶塔街、登婆街就已經相當擁擠了。
攤販高聲叫賣,現場有不少警員、輔警和保安人員管制人流,場面看起來非常熱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