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与新加坡争夺金融新赛道:谁能成为Web3.0中心?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国际经济金融格局正迎来新的变局。同为亚洲和国际金融中心,中国香港、新加坡先后发力第三代互联网(Web3或Web3.0),争夺金融领域的新赛道。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不少人认为互联网已经进入Web3时代。”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今年4月召开的香港Web3嘉年华上说道。
事实上,Web3.0逐渐成为全球金融领域的一片蓝海,中国香港与新加坡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两大国际金融中心:争夺Web3.0“领地”
近年,中国香港、新加坡先后举办多个重要活动,并颁布多项政策,踊跃发力Web3.0领域。
2022年,香港金融科技周把Web3及元宇宙等构思作为新元素加入,包括以非同质化代币(NFT)形式向参加者派发限量版的出席证明协议(POAP)代币。2023年4月,香港Web3.0协会正式成立,同时迎来香港Web3嘉年华和数字经济峰会。为期四天的嘉年华是汇聚全球Web3技术领袖、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的盛事,报名参加人数超过1万人。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香港Web3.0协会成立典礼。图片来自香港特区政府官网
新加坡探索Web3.0的足迹相对更早一些。2021年11月,新加坡金融科技节(SFF)召开,主题为Web3.0。为期三天的SFF2021汇集了全球专家,讨论Web3.0和关键技术进步将如何推动金融服务的未来。
“乘着科技快速发展,互联网从作为特定的机构沟通管道,转向Web1.0,成就了一批以汇聚和发放资讯为基础的企业。”陈茂波表示,过去约20年,互联网再发展成为Web2.0,兼具社交互动的面向,加上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造就了新一代的巨型企业。Web2.0属于中心化互联网,用户的数据和信息由大型互联网平台公司收集和掌控。而Web3.0下区块链技术的即时性、透明、高效、去中介化、去平台化,打破原本数据和信息由特定互联网平台掌握的情况,数据会由建设者及用户共同拥有,令互联网“去中心化”。
“当然,Web3正处起始期,目前常见应用包括加密(代)币、去中心化交易所、数位身份验证、去中心化金融服务(DeFi)、区块链游戏,以及NFT等,但可以想像,未来将会有更多新的应用和机遇。”陈茂波说道。
尽管Web3还处于起始阶段,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在这一领域的角逐却愈演愈烈。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在Web3.0领域的竞争可以追溯到它们对金融科技和创新的重视。两地都是国际金融中心,具备强大的金融和科技基础设施,对于推动Web3.0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条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执行主任、香港区块链协会荣誉主席于佳宁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道。
于佳宁认为,新加坡在发展Web3.0方面具有一些先发优势。新加坡政府一直以来通过制定监管政策、加强政企合作和国际合作等方式积极促进数字资产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新加坡的优势在于其国际化程度高、法治环境好、监管政策相对完善,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国际金融和科技企业。
但中国香港也在奋起直追。于佳宁表示,一方面,香港是亚太地区虚拟资产领域合规监管的先锋,对亚洲虚拟资产市场发展起著巨大且积极的领导作用。另一方面,香港作为中国内地与国际间的金融枢纽,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与内地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中国内地也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与中国香港形成了Web3.0产业生态圈的良好互补。未来,中国香港可以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加强与内地资本市场的联系,促进资本流动,实现资金和项目的双向流动,同时也能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Web3.0“争逐战”的背后,也可以看到这两大亚洲金融中心所面临的各自挑战。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在Web3领域,新加坡有先发优势,但去年新加坡政府的投资基金在币圈的爆雷中蒙受不小损失,政策方面有所收缩。中国香港近年经济不景气,金融方面的优势也在流失,特别是人才、资金外溢明显,因此香港特区政府想利用Web3新金融的契机重振雄风。
“二者都看到了以区块链技术为特点的Web3带来的金融变革机会,且因为全球都在摸索Web3模式,率先成为少数的试验特区,或可赢得未来先机。”胡捷说道。
竞争国际虚拟资产中心,面临监管挑战
在Web3时代下,虚拟资产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赛道,成为了中国香港与新加坡竞争的焦点之一。
2022年10月底至11月初,中国香港与新加坡近乎同期举办了各自的金融科技节。
2022年香港金融科技周上,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下称政策宣言)。政策宣言指出,由于虚拟资产对环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以及在金融创新方面得到的认同俱增,加上随着虚拟资产进入Web3.0和元宇宙领域所带来的未来机遇,虚拟资产在市场上已变得不可或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对全球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创新人员抱持开放和兼融的态度。”陈茂波表示,政策宣言将展示特区政府推动香港发展成国际虚拟资产中心的愿景。
2022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下称“新加坡金管局”)局长拉维-梅农(Ravi Menon)表示,新加坡希望成为数字资产中心(a hub for digital assets)。金融科技节举办期间,新加坡数字资产和去中心化金融的首个行业试点上线。

新加坡金管局。图片来自新加坡金管局官网
但近年来,不少虚拟货币项目崩盘或相关交易平台申请破产保护,Web3.0的发展也面临着如何监管的严峻问题。
对此,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要稳慎推进虚拟资产行业在港发展。“推动Web3的发展,前提都是不能损害到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投资者保护。适当监管是必须的,这样才能造就‘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让大家有更理想的发展空间。在这个大前提下,香港积极拥抱Web3的发展。”
就Web3的发展,香港将会成立虚拟资产发展专责小组,并将在今年6月首先引入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香港金管局”)也在研究对稳定币等的监管,确保虚拟资产行业可持续和负责任发展。
新加坡金管局局长梅农则强调,“赞成数字资产创新,拒绝加密货币投机”。新加坡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针对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沙盒,并将对加密资产的监管纳入到《支付服务法》下。对于想要提供加密相关服务的服务提供商来说,新加坡金管局有一个严格而漫长的许可程序。MAS还对加密货币的散户投资发出了强烈警告,并一直在采取越来越强有力的措施来限制散户对加密货币的访问。

监管沙盒框架示意图。图片来自新加坡金管局官网
“针对虚拟资产的监管方面,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都意识到了保护金融体系稳定和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拥抱Web3.0的发展,但二者在监管方面存在差异。”于佳宁表示,香港在推进虚拟资产行业发展时,强调稳慎推进,并将虚拟资产的监管纳入到监管框架中,这种有序的监管措施有助于确保市场的透明度和合规性,提高投资者的信心。新加坡在虚拟资产监管方面的优势在于其早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监管举措,监管沙盒和严格的许可程序等措施都有助于筛选出具备良好合规性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