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为了防止企业间横向合作可能对市场竞争造成的负面影响,今年1月,CCCS出台了《商业合作指导说明》(Business Collaboration Guidance Note),将企业间开展商业合作的方式概括为:
(1)信息共享(Information Sharing);
(2)联合生产(Joint Production);
(3)联合商业化(Joint Commercialization);
(4)联合采购(Joint Purchasing);
(5)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6)标准的制定(Standards Development);
(7)协议标准条款与条件(Standard Terms and Conditions in Contracts),并提示企业在开展相应商业合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违反《竞争法》的风险。[10]

投资路径的选择考量
(一)独资,抑或合资?
如果外国投资者仅希望在新加坡开展有限的活动,可以选择设立代表处或分公司,但如果外国投资者希望长期开展业务,则需考虑是否设立公司或合伙企业等活动范围更广泛的当地实体。
根据新加坡法律,合伙企业与有限公司的登记注册程序基本相同,但是在征税和法律责任承担方面有一些区别。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收入中所占份额按照个人所得税税率缴税,如果合伙人是公司,则按照公司税率征税,且普通合伙人可能因合伙企业的纠纷而被单独提起诉讼;有限公司则统一以公司名义报税,纳税总金额是公司及其所有独资子公司的总营业额,且仅以公司名义应诉。由于有限公司在税收和责任承担上的便捷性,目前豁免私人公司和私人有限公司是外国投资者选择的主要形式。
在确定法律形式的基础上,投资者需进一步考虑是否采取合资的方式开展业务,由于新加坡对外商投资的限制较少,投资者主要可以从土地使用需求和投资行业的角度考虑是否需要采取合资的方式:
(1) 是否有土地需求。虽然外国投资者可以参与大部分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的交易,但是在住宅领域的投资行为仍受到限制,因此如通过投资者有意向购买新加坡住宅土地,则应当选择合资的方式开展投资。
(2) 是否存在行业进入障碍。新加坡对于外商投资的限制性规定较少,但是在广播、印刷媒体等行业仍存在股权限制,电信、能源等领域的行业进入门槛也较高,因此,如投资者意图在这些领域开展投资,采取合资的方式往往更利于项目开展。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新加坡《公司法》的规定,如果某公司的董事在该公司拥有 20%或以上的权益或股权,则该公司不得向另一家关联公司提供贷款或为另一家关联公司获得的贷款提供担保和/或担保。因此,如果外国投资者最终选择设立合资公司,则需要考虑高管人选的任免,以免未来面临融资贷款方面的阻碍。同时,设立合资公司涉及多个经营者的也需要按照新加坡《竞争法》就可能对市场商品或服务竞争产生影响的行为履行相应的自愿申报流程。
(二)股权收购,抑或资产收购?
根据新加坡法律,收购新加坡境内的非上市公司可以采用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两种方式。对于收购的操作流程,并没有严格的程序要求,由企业自行选聘财务、会计、律师等专业人员并就交易内容进行商谈,但应当在交易完成后14天内通知ACRA相关信息变化情况。实践中,外国投资者可以综合考量商业目的、目标企业的法律和负债情况、经济效益和或有负债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收购方式。
1、股权收购
股权收购仅涉及目标公司的股份所有权的转移,相对较为便利,与资产收购相比,在以下方面具有优势:
(1) 流程简单。除涉及经营者集中和上市公司等特殊情况外,股权收购通常无需向政府部门事先申请批准或就个别资产进行单独转让,所涉及的尽职调查时间也相对较短;
(2) 税收较低。股权收购的仅需按照购买价格或股权净值(以两者中较高者为准)缴纳印花税,税率通常低于资产收购时需适用的商品和服务税率;
(3) 保证业务连续性。股权收购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目标公司持有的牌照,并继续履行已经缔结的合同,不会对公司现有业务造成重大干扰。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新加坡金融机构超过5%、12%或20%的特定门槛的任何其他有表决权股份的收购,需要获得金管局主管部长的批准。并且,股权收购将概括性地继受目标公司原有的全部债权债务,且无法对目标公司的资产进行有选择的收购。
2、资产收购
在某些情况下,投资者可能倾向于对目标公司的特定资产进行收购,资产收购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1) 内部审批程序简单。资产收购通常无需像股权收购一样受到优先购买权限制,或需事先取得公司多数股东的同意;
(2) 选择性收购。由于潜在的负债问题和为税务折旧目的重新确定资产价值,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采用资产收购的方式以规避潜在的历史负债;
(3) 担保的便利性。根据新加坡法律规定,被收购的私人公司资产上存在担保的,该资产仍可被授予放款人。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加坡,采取资产收购的方式并不能避免劳动纠纷。尽管新加坡法律没有规定收购资产时负债的自动转移,但是根据新加坡《雇佣法》(Employment Act),在资产或出售业务中,受让人的某些雇员可能会自动转让给转让方,包括相关劳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将一并转让。因此,投资者如果选择资产收购,仍需要考虑相关雇员的安置事项,并应事先考虑由于资产或业务转让可能导致的劳动纠纷。
此外,资产收购所需缴纳的税项根据资产类型的不同也有不同要求。对于买方而言,在转让非住宅不动产时,需按照交易标的总额递进式缴纳1%~6%不等的印花税税率,其他资产则可能需要缴纳8%的商品和服务税。对于卖方而言,处置资产所得的收益需缴纳所得税,如果出售的是持有3年以内的住宅地产或工业用地,卖方可能也需要缴纳印花税。

宜居之地

新加坡是最安全的国家。
生活在新加坡,您与家人的安全都会得到良好的保障。长期以来的低犯罪率、透明的司法系统以及受到公民积极支持的可靠警力,都让世界将新加坡视为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提供优越的生活质量。
不仅政局稳定、犯罪率低,居民还能享受到优越的医疗、教育、住房、娱乐以及交通条件。此外,只需区区几个小时的短途飞行,您便可从新加坡抵达世界最美的几个国家。新加坡的生活标准一直保持着世界最佳水平,可谓人人皆可负担。

新加坡是花园城市。
新加坡是个绿意盎然的繁华都市,也是个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数百个遍布全岛的自然生态区,例如公园、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滩涂和珊瑚礁,是众多动植物的栖息地,著名的海獭家族也生活在这里。
新加坡植物园和滨海花园十分受人欢迎,前者是第一个被评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的景观,后者则得到过奖项。




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

杰出的数码连通性
在新加坡,您能快速轻松地连接到我们的全国光纤宽带和世界上响应最快的4G移动网络之一。新加坡还将在2020年推出5G网络,预计到2022年底,5G覆蓋范围将至少覆蓋新加坡一半地区。
卓越的数码基础设施将确保您的业务保持竞争力,并确保始终以客户为中心。


世界一流的交通体系
新加坡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国家,能为当地的企业提供便利。我们一流的交通网络帮助您高效便捷地在新加坡及周边地区开展业务。
新加坡是全球的航空枢纽,地处世界主要航空路线的战略位置。
长期蝉联世界最佳机场的樟宜机场每周共有超过100家国际航空公司来往,连接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有超过6200万的乘客在此经过。

稳定的水源供应
丰富多样的供水渠道确保您的业务正常运营。
政府在水资源研究方面的强大资金投入以及新加坡众多水公司的存在,确保了水技术的不断创新。
例如,新加坡南洋环境与水源研究院与胜科工业和日本东丽工业等企业合作,开展研究、共同研发商业上可行的解决方案。

稳定的能源供应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可靠的电力供应国之一。
新加坡电网用户每年的电力中断时间平均不到1分钟,电力供应比世界上大多数城市如东京、伦敦和纽约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