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更多小孩染上手足口症 受访诊所:病例近期增加20%

近期高温天气持续,加上学校假期,本地儿科诊所发现,更多小孩染上手足口症。受访诊所表示,病例近期增加20%。不过卫生部数据显示,6月每周的日均病例减少,但跟去年同期相比则有所增加。
卫生部数据显示,从5月初开始,手足口症病例明显增加,5月中旬的每日平均病例更是开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达30多起,病例随后呈下降趋势,不过同比却增加了。
一家儿科诊所观察到同第一季相比,过去几个星期病例增加两成,每周都有约十位病人,不过病情轻微,一般是五岁以下小孩,五到七天康复。
儿科专科医生刘家齐说:“天气比较炎热大家比较多出去,去有水的地方(消暑),可能就有一些口的唾沫口水这一类的,所以这些可能导致手足口症的传播。热的天气会比较容易传播,口水啊唾沫啊在这些表面上会比较持久。”
刘医生也表示,病例在最近两三个礼拜有增加的趋势,不过症状较轻微,发烧也不是那么高,但是口腔有溃疡,手脚红点。
另外,医生也表示,在防疫措施解除后,孩子比较多,同别人的接触也多了,加上没戴口罩,也比较放心去公共场所玩耍。至于受影响的群体一般是五岁以下,主要因为这些孩子喜欢把手放在口里面,或者是没有洗手去饮食等,因此更容易感染病毒,另一方面可能五岁以上的孩子曾经得过这个病毒,所以身体有抵抗力。
医生说,如果小孩有得到这些疾病的话,饮食杯、杯子、筷子甚至使用的毛巾也必须分开,成人虽然抵抗力较强,但如果亲密接触,也会感染手足口症。一些刚从其他病症如伤风感冒康复的小孩,免疫力还弱,因此染病风险也更高。
防范措施方面,医生表示,父母必须注意孩子的手部卫生,就是常洗手,或者准备消毒药剂。如果不幸得到了手足口症,就必须注意较严重的症状比如高烧39摄氏度超过三天,或者小孩非常疲累。
国大医院表示,社区手足口症病例近期有所上升,不过大部分病例属于轻微病例。这次病例增加可能因为防疫措施全面放宽以及社交活动增加所致。传染病专家表示,家长必须注意的是,就算孩子康复了,在处理孩子的大小解时,还是必须格外小心。
国大医院邱德拔-国立大学儿童医疗中心,小儿传染病科顾问医生廖敏夷说:“病毒还可以持续在他们的粪里面,处理他们的尿布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今年比起去年还有前年的话,今年一定是比较高,因为开始松开之前在很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如果孩子出现饮水过少,排尿减少很多,昏昏欲睡特别烦躁的那些症状,家长应该要赶紧带他们去求医。”
廖医生也表示,手足口症典型症状包括发烧、口疮,还有皮疹,有些小孩也可能会有一些伤风咳嗽的恶心呕吐的症状。
医生呼吁家长在发现孩子患上手足口症后,应该避免小孩跟其他的小孩还有成人有亲密的接触,而提醒小孩跟病患成人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医生也建议家长在开学之前要特别提醒孩子怎样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有在开学之后要观察孩子有没有症状,如果有的话尽量在家里休息直到康复,以防让病毒继续传播。
医生说,手足口症病情较为严重时,可能会有脱水症状,极罕见病例可能出现脑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