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文化遗产协会因疫情导致的建筑费用上涨,面临纪念装置项目超预算的挑战。尽管早前已获得政府资助,但协会仍需募集资金以继续推进武吉布朗坟场的历史研究和宣导工作。

该项目的构想始于10多年前,实际规划工作于四五年前开始,但疫情的影响导致工程进度受阻。文化遗产协会主席福齐·伊斯迈表示,尽管面临成本上升的问题,协会对国家文物局的资助表示感激,这使得纪念装置的建筑工程得以启动。

纪念装置的建设费用已上升至25万元,远超最初预算。文化遗产协会作为具有公益机构资格的慈善团体,正与民间组织“布朗汇”合作,推进“武吉布朗之音”计划的第一阶段项目。
为了进一步推广武吉布朗的文化遗产,两个团体计划招募更多义工,并与不同群体建立联系,包括为中学生举办学习之旅。协会希望通过与赞助人的合作,持续推动武吉布朗及其他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宣导工作。
纪念装置名为“大地回声,穹天有目”,由郭庆亮董事部成员命名,意在反映坟地挖掘后的历史演变和土地上的变迁。装置的设计由陈赛华灌完成,椭圆形的布局象征着和谐、圆满和延续,同时邀请访客与文物互动,反思历史与现代的联系。
文化遗产协会副主席彭丽珊博士透露,挑选墓碑等文物时,重视的是其反映新加坡不同时代移民史的能力,以及展现本地文化多元性的设计风格。
公众若希望支持文化遗产协会的募款活动,可以通过访问www.giving.sg/donate/campaign/bbvoices24进行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