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新加坡的劳动力市场有近30%由外籍员工撑起。而最近人力部的新政策一出,无数人的神经都被牵动:SP最低薪金从今年9月起上调、WP年龄放宽到63岁……这些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捋捋这些事。

SP和WP的双重调整
先来快速过一遍新政重点,信息量不大,但条条重要:
SP:
从9月起,最低薪金涨到3300新元(普通行业)或3800新元(金融业)。45岁以上起薪4800新元(普通行业)或5650新元(金融业)。
外劳税统一调整为650新元,雇主成本再加码。

WP:
从7月起,持证者最长可工作到63岁,新申请年龄上限设在61岁。
客工来源新增不丹等地,部分新职业也向外籍开放。
个人价值成关键因素
面对最低薪资上涨的政策调整,简单的理解成“好消息”就过于乐观了。
我们假设小明现在月薪3000新元,9月后老板可能得给你加到3300新元以上,才能保住你的准证。此时如果换个角度来考虑:小明是否值得让我每个月多付300新元?

所以,到底是喜提涨薪还是提桶跑路,政策此时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各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不同而面临不同的结局。
45+要求更高
虽然WP年龄放宽到63岁,但对45岁以上员工的薪金要求大幅提高,外劳税还统一到650新元。更别提新加坡的COMPASS框架对外籍岗位配额收紧,申请难度翻倍。
本来这个年龄段就是一地鸡毛,家庭开支导致生活成本远高于年轻人。抢饭碗的人越来越多,竞争压力可想而知。简单点说,新政像是场大考,考不好,可能连准证都保不住。
新加坡:变老之前变得更强
我们试着分析一下新政背后政府的考量。
SP门槛提高,是想减少企业对低端外劳的依赖,逼着企业转型,多用本地人或投入自动化。COMPASS框架实施后,本地就业已经增加了4000多人,效果初显。

另一方面,新加坡还想拉高竞争力,吸引高端人才。ONE Pass签证去年发了3000张,瞄准的是全球顶尖人才,而中端SP薪金上调,也是为了留住那些“值钱”的外籍员工。
新加坡最顶尖的工作准证,月薪$30000才能申请
政策调整也在平衡本地与外籍需求。“外劳抢工作”的呼喊声不是一天两天了,放宽低端准证年龄、增加客工来源国,或许是在安抚社会情绪。同时,新加坡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是现实问题,
纵观新政,体现出来的逻辑或许可以解读为:新加坡想在变老之前变得更强。
打工人的出路
面对新政的变化,靠准证是靠不住的,还得从自身竞争力出发,要么提升技能点属性,要么点出主技能之外的技能点。

总之,63岁不是终点,规划职业第二春,这样主动权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当机会来临时,才有能力做另外一种选择。
政策在变,但努力不变,这里依然会是打工人的舞台!
Alex丨编辑
Alex丨编审
新加坡丨来源
新加坡丨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