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新加坡的勞動力市場有近30%由外籍員工撐起。而最近人力部的新政策一出,無數人的神經都被牽動:SP最低薪金從今年9月起上調、WP年齡放寬到63歲……這些變化到底意味著什麼?今天,我們就來捋捋這些事。

SP和WP的雙重調整
先來快速過一遍新政重點,信息量不大,但條條重要:
SP:
從9月起,最低薪金漲到3300新元(普通行業)或3800新元(金融業)。45歲以上起薪4800新元(普通行業)或5650新元(金融業)。
外勞稅統一調整為650新元,僱主成本再加碼。

WP:
從7月起,持證者最長可工作到63歲,新申請年齡上限設在61歲。
客工來源新增不丹等地,部分新職業也向外籍開放。
個人價值成關鍵因素
面對最低薪資上漲的政策調整,簡單的理解成「好消息」就過於樂觀了。
我們假設小明現在月薪3000新元,9月後老闆可能得給你加到3300新元以上,才能保住你的准證。此時如果換個角度來考慮:小明是否值得讓我每個月多付300新元?

所以,到底是喜提漲薪還是提桶跑路,政策此時更像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各企業實際經營情況不同而面臨不同的結局。
45+要求更高
雖然WP年齡放寬到63歲,但對45歲以上員工的薪金要求大幅提高,外勞稅還統一到650新元。更別提新加坡的COMPASS框架對外籍崗位配額收緊,申請難度翻倍。
本來這個年齡段就是一地雞毛,家庭開支導致生活成本遠高於年輕人。搶飯碗的人越來越多,競爭壓力可想而知。簡單點說,新政像是場大考,考不好,可能連准證都保不住。
新加坡:變老之前變得更強
我們試著分析一下新政背後政府的考量。
SP門檻提高,是想減少企業對低端外勞的依賴,逼著企業轉型,多用本地人或投入自動化。COMPASS框架實施後,本地就業已經增加了4000多人,效果初顯。

另一方面,新加坡還想拉高競爭力,吸引高端人才。ONE Pass簽證去年發了3000張,瞄準的是全球頂尖人才,而中端SP薪金上調,也是為了留住那些「值錢」的外籍員工。
新加坡最頂尖的工作準證,月薪$30000才能申請
政策調整也在平衡本地與外籍需求。「外勞搶工作」的呼喊聲不是一天兩天了,放寬低端准證年齡、增加客工來源國,或許是在安撫社會情緒。同時,新加坡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短缺是現實問題,
縱觀新政,體現出來的邏輯或許可以解讀為:新加坡想在變老之前變得更強。
打工人的出路
面對新政的變化,靠准證是靠不住的,還得從自身競爭力出發,要麼提升技能點屬性,要麼點出主技能之外的技能點。

總之,63歲不是終點,規劃職業第二春,這樣主動權才能掌握在自己手裡。當機會來臨時,才有能力做另外一種選擇。
政策在變,但努力不變,這裡依然會是打工人的舞台!
Alex丨編輯
Alex丨編審
新加坡丨來源
新加坡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