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员针对网络犯罪危害法案表达看法

九名议员针对网络犯罪危害法案表达看法,他们关心的课题包括,政府如何在执法的同时保障国人的隐私,以及政府要如何限制源自海外的内容影响本地人。
一些议员指出,本地目前已有同网络安全相关的法令,网络犯罪危害法案涉及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阿裕尼集选区议员严燕松说:“我想询问的是,这个法案将如何授权当局,在现有法令没有覆蓋的范围应对网络诈骗。”
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表示:“修订后的《广播法》涵盖法令中定义的恶劣内容,重点关注网络安全,包括主张或教导自杀或自残的内容,在新加坡构成公共卫生风险的内容,以及可能引起种族和宗教不和谐的内容。网络犯罪危害法案涵盖范围广泛,包括非法放贷、非法赌博和毒品相关的网络罪案,两者之间的涵盖范围并不完全相同。”
议员也询问,当有关网站或犯案者来自海外,法案如何跨境对这些网站或个人设限。
杨厝港议员叶汉荣表示:“许多恶意网站源自海外,对识别涉案人员和追究责任带来挑战。有关机构如何知道找谁下达禁用或限制指令。更何况这些人在海外的网站创建者,为何要遵守我国的指令?”
杨莉明表示:“这项法案允许有关当局发布命令,限制国人登录不合规的在线服务,以防止新加坡境内人员触及犯罪活动和内容。例如可向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发出禁止令,阻止不合规的在线服务接触到本地用户,并对他们造成伤害。”
官委议员洪月霞表示:“部长能否澄清在推行法案时,政府将如何在需要有效执法,保护个人隐私和法律保障之间求取平衡?在打击网络罪案方面,我国又投资于什么科技和技术能力上?”
杨莉明表示:“让我向各位议员保证,政府会在防止网络犯罪危害和保障隐私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例如法案不会要求线上公司,解除私人消息传递的端到端加密。然而为了打击犯罪,我们可以向通信平台发出指令,限制被用来犯罪的账户。”
杨莉明指出,政府将不时对法案内容进行检讨,以顺应科技的变化。为更好应对网络犯罪危害传播的速度和规模,政府正加强采纳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方案,借助科技更快速侦测和关闭诈骗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