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針對網絡犯罪危害法案表達看法

九名議員針對網絡犯罪危害法案表達看法,他們關心的課題包括,政府如何在執法的同時保障國人的隱私,以及政府要如何限制源自海外的內容影響本地人。
一些議員指出,本地目前已有同網絡安全相關的法令,網絡犯罪危害法案涉及的範圍有什麼不同。
阿裕尼集選區議員嚴燕松說:「我想詢問的是,這個法案將如何授權當局,在現有法令沒有覆蓋的範圍應對網絡詐騙。」
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表示:「修訂後的《廣播法》涵蓋法令中定義的惡劣內容,重點關注網絡安全,包括主張或教導自殺或自殘的內容,在新加坡構成公共衛生風險的內容,以及可能引起種族和宗教不和諧的內容。網絡犯罪危害法案涵蓋範圍廣泛,包括非法放貸、非法賭博和毒品相關的網絡罪案,兩者之間的涵蓋範圍並不完全相同。」
議員也詢問,當有關網站或犯案者來自海外,法案如何跨境對這些網站或個人設限。
楊厝港議員葉漢榮表示:「許多惡意網站源自海外,對識別涉案人員和追究責任帶來挑戰。有關機構如何知道找誰下達禁用或限制指令。更何況這些人在海外的網站創建者,為何要遵守我國的指令?」
楊莉明表示:「這項法案允許有關當局發布命令,限制國人登錄不合規的在線服務,以防止新加坡境內人員觸及犯罪活動和內容。例如可向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發出禁止令,阻止不合規的在線服務接觸到本地用戶,並對他們造成傷害。」
官委議員洪月霞表示:「部長能否澄清在推行法案時,政府將如何在需要有效執法,保護個人隱私和法律保障之間求取平衡?在打擊網絡罪案方面,我國又投資於什麼科技和技術能力上?」
楊莉明表示:「讓我向各位議員保證,政府會在防止網絡犯罪危害和保障隱私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例如法案不會要求線上公司,解除私人消息傳遞的端到端加密。然而為了打擊犯罪,我們可以向通信平台發出指令,限制被用來犯罪的帳戶。」
楊莉明指出,政府將不時對法案內容進行檢討,以順應科技的變化。為更好應對網絡犯罪危害傳播的速度和規模,政府正加強採納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方案,藉助科技更快速偵測和關閉詐騙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