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看到这里
可能有的小伙伴就会想
这些个国家
怎么会让疫情蔓延到这个程度上
这一点
可能就得谈到“西方思维”下的
疫情模式
“西方思维”下的疫情模式
可能前一阵子有人就感觉到了
好像西方国家
从政府到民众似乎对这次的疫情
普遍“不太重视”?
记得在疫情蔓延初期
大部分亚洲国家
中国、韩国、日本....
大部分都是遮住半边脸的
偶尔街上出现
一个不戴口罩的人
大家心里想的可能是得避一避

来源:bbc
相比之下
整个西方地区包括意大利、法国、
英国、美国等…
基本上是没人戴口罩的
不过在新加坡
政府也是鼓励“生病才戴口罩”
但这和欧洲国家所鼓励的
不戴口罩
用意又不太一样
最大的差别
可能就在于一个态度

来源:ab.211
中国和新加坡都经历过SARS
所以在面对新冠疫情时
就很自然的会把它
当成一种升级版的SARS来对待
就像新加坡总理
李显龙说的
新加坡的疫情防控机制
SARS之后就有准备
所以这次应对
新冠疫情
新加坡也没有怎么慌张

来源:tribunnews
和中国一样保持严阵以待的态度
而所有的应对措施
都遵循这个态度
之后再随着疫情发展而调节措施
相比之下
大部分的西方国家
其实没有经历过SARS式的恐慌
对他们来说
更熟悉的参照物是流感
所以他们很自然地
就把新冠当成了大号流感

来源:abcnews
也就是说
他们对于新冠病毒
就是没概念
直到疫情形势
变得更加猖狂甚至已经
深入各国内部
到这会
各国的民众们才切身体会到
什么叫做疫情的恐慌
也是这一会
他们才开始匆忙地应对
多国求助,中国角色转换
而随着全球遏制疫情的
窗口期不断缩小
各国都开始仓促地采取
尽量挽救的措施
希望能延缓病毒的传播

世卫组织对此的评价是:
“他们的行动
还是相对迟缓且不够充分
现在真正的危险是
在遏制疫情方面已经采取的
应对措施太少、太晚”
而相对的
英国《柳叶刀》期刊
发表最新社论称
根据“世卫组织—
中国联合专家考察组”的报告

《柳叶刀》期刊发表社论。来源:《柳叶刀》在线版
中国政府的
巨大公共卫生投入
已成功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其他国家应该
从中国的抗疫经验中学习
而中国也真正的
正在从一个期初被各种唾弃
以及避之不及的
“疫情重灾区”角色
转变成多国求助的“支援”角色

比如应意大利
红十字会的紧急请求
中国红十字会
组建了7人抗疫专家组
到意大利协助抗疫
还有更早一批专家组
已经派往伊朗
并提供了5000个检测试剂盒
和25万只口罩……
另外诊疗方案也翻译成外文

还有向世界卫生组织
捐款2000万美元
为的就是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
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
而欧洲多国
也是纷纷向中国求助
欧洲呼吸学会甚至
还远程联系中国专家锺南山
而锺南山院士
也毫无保留地向欧洲
提供了“中国经验”

而中国的种种救援行为
也让各国大为改观
还记得之前
由于疫情的原因
世界各国都多少出现了排华现象
其中意大利的骂声
绝对不会比其他地方少
来源:小央视频
但现在
偏见慢慢地消失了
中国用行动
扭转了世界风向
13日推特上出现了
一个西班牙语的
“感谢中国(GraciasChina)”的
热词标签

在这一标签下
有西班牙网友写说
“谢谢所有的中国人”

也有人感叹道
“你们不知道现在中国
为了我们的健康运来的口罩
和检测盒是多么有价值
中国做出了团结、合作的外交榜样”

来源:纽约时报
就连纽约时报
都开始正视中国的防疫经验
甚至开始“科普”
比如中国
如何提高确诊效率?

翻译:每天每台CT机可以做200个测试,10分钟一次。西方的医院一般1小时最多做1,2个。
如何做到快速隔离?

翻译:在武汉,一开始的时候,从生病到住院需要15天。而现在,他们把从出现症状,到隔离,缩短到了2天。
如何全力救治重症患者?

翻译:最好的医院就是针对新冠病毒患者的,重症和严重的。所有的手术都推迟,为重症患者让路。而其他国家的医院还是一切照旧,没有变化。
政府如何确保民众不恐慌?

翻译:政府非常明确:检测免费。如果确诊了,保险不够的话,国家来承担所有的费用。
就如世卫组织
所给出的4点建议
做好准备,每个人都必须了解新冠肺炎的征兆和症状,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做好检测、保护和治疗,尽早发现、隔离、检测、处理每个病例,以便打破传播链
减少传播,隔离病人及其接触者,取消体育赛事等减少社交活动的措施有助于减少传播
加强创新和学习,面对新病毒,每个人都在学习,必须找到预防感染、拯救生命、减少影响的新方法,所有国家都要分享经验
而在防疫方面
和中国齐名“少林武当”的新加坡
也是获得一致好评
新加坡,境外的抗疫典范
小坡曾经也是海外的
“疫情重灾区”之一
但是在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下
新加坡实现了逆袭

来源:flipboard
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
中国境外的抗疫“典范”
2月13日
哈佛大学的一项新研究
干脆直接把新加坡
检测新冠肺炎的方法
称为“黄金标准”(gold standard)
并且鼓励各国研究人员
将新加坡作为基准

来源:untvweb
该研究的结论是说
如果每个国家都具有
新加坡的检测能力
最终发现的确诊病例数
将会是目前的2.8倍
而在2月17日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
在日内瓦同样赞扬新加坡的努力
说其他国家应该效仿

来源:punjabupdate
他说:
“新加坡正在不遗余力检测
每一起类似流感
和新冠肺炎的病例
我们希望看到考虑周详
以循证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措施
中国采取的策略是正确的
新加坡的也是”
而新加坡的成功经验
总结起来就是
01
提高检测能力
减少未知的恐慌
全球首个新冠病毒血清检测方法
也是在新加坡
这个方法成功追踪了
成谜的感染群
还在此前一直无法形成闭环的
病例之间建立起联系

来源:healthissueindia
试想
如果意大利能够使用
血清检测方法追踪到最开始的病人
甚至是“零号病人”
那接下来的全球抗疫
可能就会翻篇了
02
隔离期间严格管控
利用法律作后盾
2月18日
新加坡政府实施居家隔离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