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S博士生存图鉴》

2023年08月01日   •   8037次阅读

随着全世界的急速发展,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前大家觉得,一个本科的学历就足够满足招聘市场的要求了,现在,大家发现需要读到硕士甚至博士才能够在如今内卷得不得了社会上找到一份好工作。那么读博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很多人谈读博色变,因为最近太多关于读博而抑郁的报道了。下面小助手就给大家科普(吐槽)一下在NUS读博生活是怎样的吧!

读博的要求

新加坡的博士和大多数海外博士一样,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满足学校规定的各种要求才能够拿到博士学位。每个学院都有对整个4年的博士项目的培养几乎,以NUS Computer Science为例,四年的主要内容是:

Computer Science PhD programme structure

来源:NUS官网

其它学院的博士项目结构也大同小异,而大家主要关注的内容无非两点:

上课&科研

对于Coursework的要求,每个学院有所不同,需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并且还要达到一定的绩点要求。一般来说,这些课程需要在前三个学期修满,也就是每个学期三到四门课。以NUS CS PhD 为例,学生们一共需要修满24个学分,并且至少12个学分必须处于6000级的课程,并且至少另外8个学分必须处于5000级或更高级别的课程。

但是目前对于博士生上课的情况是,课业过于繁重,有时候会影响到做科研的时间。因为博士生的具体研究内容通常是一个很具体的课题,而上课教的方法论都较为广泛,往往难以应用到科研上,远不及动手干活以及看文献学习到得多。可是往往学校还对修读的课程GPA有所要求,比如平均分必须达到3.5(5.0满分),否则不能毕业。这简直大大提高了大家的毕业难度呀!

而在科研方面,人文社科类的博士生们普遍是进行各种读文献,整理调研,写作方面的工作;而理工科的博士生,上课之外的时间就是天天在做实验、看文献、写论文,偶尔去参加学术会议。这种生活很考验人。

小助手所在的实验室就是个大实验室,氛围相对宽松,老板对学生态度也比较好,并没有严格规定上下班时间。大家一般九点左右到实验室,如果当天工作比较多的话,可能10点11点离开,工作少的话则6、7点就下班了。这个就和不同学科以及导师的要求有关了,见到过有的比较push的导师,要求学生每天八点到,晚上10点走,周末也要来实验室,并且还时不时通过要求开会来“查岗”,他的学生都叫苦不迭。

虽然有时候在push的导师下干活可能会更快地出成果,但读博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力和安排时间的能力,所以选择一个适合的导师也很重要。这边读博是有一个轮转制度,也就是尽管入学时我们都有目标导师,但可以在最初几个月通过在不同实验室轮转以确定最佳匹配的导师。所以大家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和师兄师姐交流,遇到不合适的导师要及早说不,及时止损!

考核

对博士的考核主要通过三种方式:Quanlifying Examination(QE)Thesis Advisory Committee (TAC)Oral Defense

所有博士生都必须参加QE,期限为入学18个月后,最多允许两次尝试,并且允许考生在指定期间之前参加QE。如果学生未通过QE,奖学金将被终止,并且可能转为硕士候选人完成其余学位要求。而关于过QE的要求并没有被量化,多数与学院和学科的性质决定。比如工程学科,发文章的速度比较快,一般可能要求学生过QE前至少有一两篇文章;但这对于生命科学学科来说就有点遥不可及了,因为实验周期很长,所以这类学院通常不硬性要求文章。QE对于博士生来说特别重要,意味着正式成为PhD candidate,并且最重要的是,每个月的补助也会提高!

而TAC则是由三个除了你导师以外的教授组成,他们将会每隔8个月左右对你进行一次考核。你需要present你的研究的进度,同时,他们也会对你的进度做出判断,比如你是否能够在第四年的时候顺利毕业。

最后就是Oral defense答辩了,当你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恭喜你已经离博士毕业不远了!一般来说,四年后你提交毕业论文后,会有校外和海外教授审阅你的论文并提出大修(Major revision)或者小修(Minor revision)的意见。如果是小修,就可以先进行答辩再修改论文,并在答辩后一个月内提交;如果是大修,则需要再大约三个月内修改并通过审阅,才能进行答辩。

以上都是一些正常的考核和淘汰的过程,但是也有很多同学是中途退出,自愿退学。他们退学的原因有很多中,有的是因为导师太push或者太放养,有的是因为自己家里有事必须得回国,有的是发现自己的实验方向没有未来,有的是退学转去更好的学校,甚至有些是因为导师跑路!所以大家还是且读且珍惜,尽量不要轻言放弃!

博士的一天

知乎上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关于博士的提问,叫做 博士生们每天科研时间是多久?”。里面的回答可以说是幽默之余又非常真实。有一个回答总结了一条公式:

可以说是完美地表达了影响读博的效率的因素真是千千万!

另一个回答则更是获得巨多博士的共鸣:

“我每天科研时间大约10分钟”

同理,在NUS的博士也具有相似的体验。典型的一天从早上9点半开始,然后接下来的两小时在倒水、玩手机、检查朋友圈、办公室活动筋骨中度过。大约11点半可以开始研究中午吃什么,食堂有什么菜谱,和同学讨论一下是去UTown还是PGP还是Science食堂吃饭,是吃麻辣香锅还是鸡饭还是肉脞面。到了12点,坐上校车去到餐厅,一边吃一边聊天,聊聊老板什么时候出差,下次组会present什么data,就这样吃完回到办公室已经1点半。

休息一会,下午从两点钟开始,打开arxiv,看看相关版面前三条新出的文章标题,看看里面有射门么没听说过的名词,在google上搜索一番,下载十几篇相关文章归类到自己的endnote。接着继续开始刷刷微博,刷刷facebook。到了下午4点,可以去参加系里的seminar。一开始简介还能听明白,渐渐地开始听不懂,于是上谷歌搜,再次试图打开十几个维基百科页面和arxiv页面来调研。结果再抬起头发现seminar已经快结束,后面的完全没有跟上。

5、6点开始收拾东西走人,继续约上同学去食堂吃饭或者回到自己租的小房子附近的food court吃上一顿晚饭。晚饭后开始打开youtube、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看起网剧,偶尔还会进行一下魔鬼帕梅拉老师的运动。晚上11点开始躺在床上,充满仪式感地刷起facebook、instagram、微博、朋友圈,心满意足地给各类好友点赞。最后,在失眠和思考人生中翻来覆去,进入梦乡。

虽然说偶尔真的像这样调侃所说的,会有适当的摸鱼,但博士的生活大多数时候还是无聊且苦逼的啊!

关于读博抑郁

Science 曾经有一篇报道,对比利时高校的博士生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表明有51%的受访者在最近两周内有遭受至少两种精神不适症状32%的受访者有普通精神障碍风险。深度分析表明,高强度的研究工作和科研压力加上缺乏正确的心理疏导是导致读博抑郁的一大原因。

其他的导致抑郁的原因还有比如不适合读博、对读博本来就不具有热情或者只是为了逃避而读博。这种情况下,应该对自己的未来重新认真规划,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路。有些人则是因为在读博中缺乏成就感,包括无法平衡科研于生活、科研工作进度缓慢、无法配合导师的工作风格等等。这种情况其实是更普遍存在的一个导致抑郁的原因。如果想要避免出现成就感不足而导致的情绪低落,应该解决所谓的“绩效焦虑”:写下自己的科研目标,并定期进行审视,确保自己没有因为错误的原因而偏离这些目标。更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避免和别人进行比较,减少“peer pressure”。

如果希望减少精神压力,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具有条理的习惯。因为大学和机构往往不会硬性要求博士在工作时间必须干活,那么这种“弹性”往往让博士生们把工作排满了生活,7*24小时都在工作,没有社交,难免会陷入精神压力之中。所以不妨为自己的生活加入一些新事物,比如和朋友聚会、出去做义工或者去参加一些读书会、或每周给自己设定一个可实现的小目标,等等。

如果真的在读博期间感到心理不舒服,有郁郁寡欢的前兆,大家可以前往NUS的University Health Centre (UHC)进行咨询。里面有专业的经过训练的心理咨询师和你交谈,了解你的concern,帮助你重建心理健康。这是一项面对NUS所有full time学生免费的服务。

你可以walk-in (只适用于Kent Ridge校区), 或者打电话预约:

Phone: +65 6601 5035

具体内容可参考官网:http://www.nus.edu.sg/uhc/mental-health/student

总而言之,读博的道路长且艰难,要完成各种任务,还要抵抗抑郁与脱发,保持身心健康。希望大家能够多发paper,顺利完成学业!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5泰晤士亚洲大学排名揭晓:新加坡双雄稳居前列,马来西亚高校强势崛起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2025THE亚洲大学排名发布,新加坡国大、南大保持三四名!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2025 CSRankings震撼发布:中国高校强势崛起,新加坡南洋理工领跑亚洲AI领域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一个陪读爸爸眼中真实新加坡教育(小学篇)
2025年05月01日   •   2736次阅读
2024年新加坡大学排名
2025年04月29日   •   2736次阅读
2025新加坡留学生租房全解析:数据与细节中的安心之道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阅读
美国议员提案禁中国留学生?新加坡或成最大赢家!
2025年05月01日   •   2223次阅读
新加坡政府中学网址及地址大全
2025年05月02日   •   2223次阅读
原来校区遍布全球的,居然是新加坡这座国际学校!
2025年05月02日   •   2052次阅读
2025高考后留学新选择:新加坡与澳大利亚全方位对比,用数据解锁最优路径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阅读
探索NUS:2025泰晤士排名中的亚洲翘楚
2025年05月02日   •   1539次阅读
新加坡小一入学政策洗牌,PR学额缩减,国际生“地狱难度”,快来get通关攻略
2025年04月30日   •   1368次阅读
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招生简章2025
2025年04月30日   •   1197次阅读
超1800人学签突遭吊销:留美中国学生的生存指南与未来抉择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阅读
新加坡竞赛全解析:助力孩子攀登学术与创新高峰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阅读
2025英新港联申实战手册:避开内卷,用数据找到最优路径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阅读
中国学生专属硕博连读全额奖学金!通往新加坡名校的黄金跳板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阅读
新加坡澳洲国际学校申请攻略
2025年04月26日   •   855次阅读
布莱顿国际学校申请攻略
2025年05月01日   •   855次阅读
高考不是唯一出路!用新加坡A/O水准通关,让世界名校触手可及
2025年04月28日   •   855次阅读
惊!2025新加坡KET考试大变革,国际学生留学之路危机四伏!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阅读
ERC学院 新加坡初中学历起点直升本科快速通道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阅读
新加坡北伦敦大学学院申请攻略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阅读
中国高考倒计时!选对留学路径成功逆袭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