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的多元种族和文化,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美食佳肴,它的饮食品类包罗万象,世界不同风味在这里都找得到。新加坡美食给人的印象是垂涎三尺,在很多佳肴中都能感受到,每一种美食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风味和故事。
阅世同行,一起品新加坡美食~
鸡饭 Chicken Rice

图源网络,侵删
海南鸡饭以海南文昌当地的白切鸡做法,同时配以鸡油和用鸡汤烹煮的米饭,俗叫为海南鸡饭。这是酱油、鸡香和饭香迄今为止最完美的结合。
新加坡鸡饭确系海南移民在约60年前的“作品”,前身为海南岛著名的文昌鸡。如今从充满市井气息的夜市到环境典雅的高端餐厅,这道标志性美食在新加坡随处可见,深受居民和游客喜爱。
鱼尾狮雪糕 Merlion Ice Cream

图源网络,侵删
鱼尾狮雪糕在鱼尾狮喷泉旁边的冰激凌店售卖,因其外观与鱼尾狮相同,引得众多游客打卡,排队的人很多。
有7种口味:猫山王榴莲、香芋、巧克力榛果、椰子水荔枝、曲奇奶油、草莓、树莓酸奶。
罗惹Rojak

图源网络,侵删
罗惹在马来口语中意为 “大杂烩”,而且实至名归,多数熟食中心里最常见的小吃。其食材反映出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将风味浓烈的不同食物融合在一起成和谐的美味。
它是一种混合了蔬菜、水果和油条的本地沙拉,覆有浓稠的黑色酱料,缀以碎花生和芬芳的姜花末提味,酱料是决定罗惹是否美味的关键,其酱汁由虾膏、糖、青柠和辣椒酱混合而成。它必须是一款将甜酸辣味巧妙结合的开胃酱料。
辣椒螃蟹 Chilli Crab

图源网络,侵删
辣椒螃蟹被视作新加坡的“国菜”之一,并在全球各地的美食排行榜中占据显著位置。作为新加坡美食名片,这道菜肴最早由新加坡的一家名为“龙海鲜”的餐馆在1956年创造。
除了海鲜餐馆,本地人更喜欢在煮炒摊位享受开怀吃蟹,推荐一份炸馒头蘸酱汁。其他口味如黑胡椒、咸蛋黄也很赞!每一口下去都是喷香的蟹鲜味和弹牙的口感。
田鸡粥 Field Chicken Porridge

图源网络,侵删
田鸡粥里的田鸡不是鸡,是属于蛙的其中一种。因为其肉质细嫩,与鸡肉相似而得名。田鸡放进粥里,本来口味有点重的味道被冲淡一些,裹上细密的白粥(有点肉裹淀粉的感觉),就有了一点清香;而粥也因为放了田鸡的酱汁而不再是普通的白粥。
口味有辣的和不辣的两种(可能标准叫法是宫保口味和葱姜口味),喜欢吃辣的建议点辣的,够味儿。
印度煎饼 Roti Prata

图源网络,侵删
印度煎饼,类似于印度飞饼,这道源于印度的特色美食,但也在新加坡流行起来,色香味俱全,香飘四溢、脆爽可口。可搭配咖喱、糖浆或者奶酪等多种馅料,适合甜咸口味。
外皮酥脆内部松软,每口咬下去都吃起来脆脆的,但也不会太油腻会太硬,还带点微微的奶油香~用叉子或者直接上手品尝。必须尝试的新加坡美食,搭配一杯香醇的印度拉茶,绝配!
椰浆饭 Nasi Lemak

图源网络,侵删
椰浆饭是是马来西亚的国菜,也是新加坡最受欢迎的传统美食之一。将马来语椰浆饭 (Nasi Lemak) 直接翻译成英语便成了 “Rich Rice” (口味香浓的米饭)。这里的 “rich”指令其美味绝伦的椰奶。
辛香可口的辣椒酱,配上香浓的米饭,摇身变味色香味俱全的招牌美食。椰浆饭可以选择要鸡胸或者鸡腿,鸡肉炸的脆脆的,腌制过不会觉得干,炸鸡腿是整盘的精髓,炸得外酥里嫩,叁巴辣椒酱是灵魂!拌饭吃!
肉骨茶 Bak Ku Teh

图源网络,侵删
肉骨茶的发源,新加坡和马拉西亚之间一直有争议,但可以确认是在新加坡建国之前,因此本身就是诞生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谈不上归属。
不论起源,现如今的肉骨茶已经发展出了多种风格,最明显的区分就是黑汤派和白汤派,前者药香浓郁,加入了黑酱油,以巴生的福建风格为主,还有一些药效更强的会被归为广东风格。而后者则清淡一些,提味是靠胡椒和大蒜,属于潮州风格,新加坡的肉骨茶以后者为主,著名的松发便是这样。华人相信茶能去油腻,因此经常配以功夫茶一起享用。
炒粿条 Char Kway Teow

图源网络,侵删
炒粿条最早是潮汕人的小吃,19世纪在新马发扬光大,成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美食国民美食,现在是新加坡最常见的小吃之一,深受当地华人喜爱。
粿条也叫米粉、河粉,新加坡炒粿条用的是扁平的宽米粉,传统做法是用猪油热锅,加入海鲜肉蛋菜和粿条,淋入粿汁一起炒制而成。每家的粿汁配制方法都不一样,但主要的味道是甜咸香加微辣,颜色普遍比较深,属于色重味浓型的美味。
叻沙 Laksa

图源网络,侵删
叻沙又称喇沙(马来语:Laksa),是一道起源于马来西亚的面食,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代表性美食,主要材料有虾米、虾膏、蒜茸、干葱、辣椒、香茅等。
新加坡最有名的属“加东叻沙”,混合细滑椰浆与辛辣香料,在黄金棉柔的汤中钟带来难以言喻的味蕾享受,记得撒点叻沙叶哦~
猫山王榴莲 Musang King

图源网络,侵删
正宗猫山王榴莲仅产于马来西亚,对气候的要求极为苛刻:全年温度达25℃以上,且地形地势、光照雨水的不同,都会造成猫山王品质的极大差异。到了新加坡一定要试一试正宗的猫山王榴莲~
注意,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室内场所都禁止携带榴莲,建议大家坐在商铺吃完榴莲~
卤面 Lor Mee

图源网络,侵删
卤面用经典的卤汁配方,包括大量的卤汁、黑醋、蒜蓉和辣椒。这些配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酸辣甜的搭配真的不错。还可以加入一勺辣酱和一些切碎的辣椒,让味觉更加刺激。
在面条的选择上,包括扁黄面、圆黄面、粿条和米粉。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来选择最适合的面条搭配。
沙爹 Satay

图源网络,侵删
沙爹是东南亚大名鼎鼎的国民小吃。正宗的沙爹,需要在椰梗上串上肉串,涂上特制酱料后再在炭火上慢烤,食用时再搭配上蘸料。
一份简单又完美的沙爹,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夜宵首选,也是新加坡街头美食爱好者不容错过的美食,非常适合多人一起享用。
咖椰吐司 Kaya Toast

图源网络,侵删
国际美食网站Taste Atlas今年3月中旬公布“全球50大美味三文治”,新加坡的咖椰吐司排名第42。
咖椰吐司是新加坡最知名的国民早餐之一,包括两片烤得香脆的面包夹着自制的咖椰酱(由椰浆、鸡蛋、糖和香兰叶制成)和黄油,通常还会搭配两个半熟鸡蛋和一杯南洋风味的咖啡(Kopi)或奶茶(Teh Tarik)。香脆的吐司中夹着微甜的斑椰酱,吐司香脆口感和咖椰的香甜搭配的恰到好处~
肉脞面 Bak Chor Mee

图源网络,侵删
肉脞面是新马潮州人创造出的一道美食,“脞“一字在潮州话是指”末儿、碎儿“,而肉脞则是指肉末或者肉碎,拌上酥脆猪油渣,让这道美食更加色香味俱全。
汤汁通常是用骨头熬制而成的高汤,加入了各种香料和调味料,再搭配一些配菜,例如鱼饼或者葱花,就成了一道层次丰富的肉脞面。
福建炒虾面 Hokkien Mee

图源网络,侵删
福建炒虾面,顾名思义,这道美食最初起源于福建人,而后因新加坡的多元文化背景,加入了马来风味的料理做法,最终形成了具有新加坡特色的福建面,也被称为“福建炒虾面”。
小小一碗面,可以品尝到鲜美多汁的大虾、Q弹爽口的鱿鱼、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条和软嫩的蛋花等。还可以选择点缀上香脆的猪油渣,让这碗面锦上添花。在开动前,记得一定加上点参峇辣椒酱,再淋上一点酸柑汁,可以增强福建面的口感和味觉层次,入口清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