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新加坡无论公寓和HDB
很少有这种坦诚相对的毛坯房
过于坦诚了一些。。。

新加坡的公寓
大多数都是拎包就住的

BTO期房交房
感觉摆个茶几就很走心了

BTO期房open door
基本上都是这个画风的

还有这个画风的

以及这个画风的。。。

岛民们就这样
跳过了一些装修散味的环节
比如刷墙和安装地板,地砖等
这些交房时大部分已经自带了!
02
南洋Style天气
中国小伙伴散味
都是利用高温高湿的夏天
甲醛在高温高湿的夏天挥发更快
是冬天的20倍

emmmm,新加坡可是常年夏天
简直是365天保持着20倍速
释放这多余的甲醛

比如中国小伙伴花大价钱
配置的新风系统对除甲醛的意义在于
在很多门窗必须紧闭的时候
比如开空调啦,开暖气啦
刮风下雨啦,睡觉的时候啦
新风系统仍然可以实现换气
不会让甲醛积聚在密闭的室内

在新加坡不需要新风系统
emmmm,岛民生活方式了解下?
就是,比较大敞四开的

可能是因为这边天热
也可能是因为比较安全
虽然做不到夜不闭户
但是大家平时也都是这种画风

除甲醛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
甲醛的释放周期长达15年
当通风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这仗就好打多了~
02
南洋Style规格
说起小岛
那简直是事无巨细都有规定
无论是基底漆料和上色漆料
都对甲醛和重金属成分有要求
新加坡政府生产力与标准局(PSB)
和新加坡绿色标章
(Singapore Green Label)认证的产品
才会被用于本地的公共场所

例如医院、幼儿园和学校

NEA环境局也有
《办公室良好空气质量》
《新加坡空调建筑室内空气要求》
等等相关法规

《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指南》
制定相关标准
保证了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扫了一圈
指南和规定都是事无巨细的

就算是化妆品中
甲醛含量都是有要求的
根据《东盟化妆品指令》的条规
甲醛的标准上限是0.2%
由化妆品的经销商主要负责
产品的安全性
确保售卖的产品符合条例
规定的安全和质量要求

规定是规定
但是小岛执行一向比较厉害
有关部门制定上市后监测系统
以监察这些产品的安全
这包括不良反应监测
以及通过风险为基础的方法
测试产品潜在的有害成分的检测计划
一旦发现产品不安全
就马上会将产品下架

04
南洋Style观念
就这个甲醛的问题
椰子也去请教了一些本地的椰友
感觉他们的观念就很不同
网友A觉得买正规的产品
更多的使用实木的家具
这样就没问题了

网友B表示搬家之前也散味了
不过只散了半个月

网友C说他们把新房出租了一阵子
后来一家人才搬进去住
不过有跟租客说明是新房子

椰子问他们没有买测试仪器
测试新房的甲醛含量吗?
大家表情基本上就都是这样的

so还是观念的问题
比如还是有人坐月子一个月不洗头
但是也有人天天洗头
有哪些去除VOC的方法?
VOC,就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
其实新装修房间
有害的挥发性物质不光是甲醛
还有苯,TVOC等等

就算是新加坡装修材料监管严格
在装修时也难以避免有害气体的存在
预防总是大过治疗
本椰今天给大家总结一些
新装修房子去除有害气体的方法
01
民间传说派
首先是一波我老椰妈她们
比较钟爱的方式方法
绿萝——这个确实有点用,但是据说效果差差差差差到,emmmmm,基本上只剩下观赏作用。
活性炭——这个也不太靠谱,小小一包想吸附满屋甲醛,大家觉得可能吗?
柚子皮——堪称历史上最骨灰级迷信方法,基本上除了招蚂蚁,没找到理论依据。

02
高效靠谱派
从装修源头上减少甲醛
使用几乎不含甲醛的建筑材料
包括原木、石膏板、黏土
砖块、瓷砖、不锈钢等
尽量选择环保等级高的板材
选择带有Green Label的产品

不过无论材料用的多好
也要保持通风三个月左右

不要迷信TB上卖的那种测试仪
据说准确度非常堪忧
比如不小心哈口气,喷个香水,放个(咳)
指数马上就爆表了

如果真的想要心里有数
可以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

他们也有相关去除有害气体
专业的措施和方法
对,这个得花点小钱
有需要的去谷歌
一谷歌一大把


今天就到这里了
对于甲醛这些健康杀手
就算是在新加坡也不能视而不见
各位椰友关于新加坡新房散味
有什么更专业 & 独到的看法
记得移步留言区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