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新加坡無論公寓和HDB
很少有這種坦誠相對的毛坯房
過於坦誠了一些。。。

新加坡的公寓
大多數都是拎包就住的

BTO期房交房
感覺擺個茶几就很走心了

BTO期房open door
基本上都是這個畫風的

還有這個畫風的

以及這個畫風的。。。

島民們就這樣
跳過了一些裝修散味的環節
比如刷牆和安裝地板,地磚等
這些交房時大部分已經自帶了!
02
南洋Style天氣
中國小夥伴散味
都是利用高溫高濕的夏天
甲醛在高溫高濕的夏天揮發更快
是冬天的20倍

emmmm,新加坡可是常年夏天
簡直是365天保持著20倍速
釋放這多餘的甲醛

比如中國小夥伴花大價錢
配置的新風系統對除甲醛的意義在於
在很多門窗必須緊閉的時候
比如開空調啦,開暖氣啦
颳風下雨啦,睡覺的時候啦
新風系統仍然可以實現換氣
不會讓甲醛積聚在密閉的室內

在新加坡不需要新風系統
emmmm,島民生活方式了解下?
就是,比較大敞四開的

可能是因為這邊天熱
也可能是因為比較安全
雖然做不到夜不閉戶
但是大家平時也都是這種畫風

除甲醛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鬥
甲醛的釋放周期長達15年
當通風變成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
這仗就好打多了~
02
南洋Style規格
說起小島
那簡直是事無巨細都有規定
無論是基底漆料和上色漆料
都對甲醛和重金屬成分有要求
新加坡政府生產力與標準局(PSB)
和新加坡綠色標章
(Singapore Green Label)認證的產品
才會被用於本地的公共場所

例如醫院、幼兒園和學校

NEA環境局也有
《辦公室良好空氣品質》
《新加坡空調建築室內空氣要求》
等等相關法規

《工作場所安全和健康指南》
制定相關標準
保證了工作場所的安全性

掃了一圈
指南和規定都是事無巨細的

就算是化妝品中
甲醛含量都是有要求的
根據《東協化妝品指令》的條規
甲醛的標準上限是0.2%
由化妝品的經銷商主要負責
產品的安全性
確保售賣的產品符合條例
規定的安全和質量要求

規定是規定
但是小島執行一向比較厲害
有關部門制定上市後監測系統
以監察這些產品的安全
這包括不良反應監測
以及通過風險為基礎的方法
測試產品潛在的有害成分的檢測計劃
一旦發現產品不安全
就馬上會將產品下架

04
南洋Style觀念
就這個甲醛的問題
椰子也去請教了一些本地的椰友
感覺他們的觀念就很不同
網友A覺得買正規的產品
更多的使用實木的家具
這樣就沒問題了

網友B表示搬家之前也散味了
不過只散了半個月

網友C說他們把新房出租了一陣子
後來一家人才搬進去住
不過有跟租客說明是新房子

椰子問他們沒有買測試儀器
測試新房的甲醛含量嗎?
大家表情基本上就都是這樣的

so還是觀念的問題
比如還是有人坐月子一個月不洗頭
但是也有人天天洗頭
有哪些去除VOC的方法?
VOC,就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
其實新裝修房間
有害的揮發性物質不光是甲醛
還有苯,TVOC等等

就算是新加坡裝修材料監管嚴格
在裝修時也難以避免有害氣體的存在
預防總是大過治療
本椰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些
新裝修房子去除有害氣體的方法
01
民間傳說派
首先是一波我老椰媽她們
比較鍾愛的方式方法
綠蘿——這個確實有點用,但是據說效果差差差差差到,emmmmm,基本上只剩下觀賞作用。
活性炭——這個也不太靠譜,小小一包想吸附滿屋甲醛,大家覺得可能嗎?
柚子皮——堪稱歷史上最骨灰級迷信方法,基本上除了招螞蟻,沒找到理論依據。

02
高效靠譜派
從裝修源頭上減少甲醛
使用幾乎不含甲醛的建築材料
包括原木、石膏板、黏土
磚塊、瓷磚、不鏽鋼等
儘量選擇環保等級高的板材
選擇帶有Green Label的產品

不過無論材料用的多好
也要保持通風三個月左右

不要迷信TB上賣的那種測試儀
據說準確度非常堪憂
比如不小心哈口氣,噴個香水,放個(咳)
指數馬上就爆表了

如果真的想要心裡有數
可以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

他們也有相關去除有害氣體
專業的措施和方法
對,這個得花點小錢
有需要的去谷歌
一谷歌一大把


今天就到這裡了
對於甲醛這些健康殺手
就算是在新加坡也不能視而不見
各位椰友關於新加坡新房散味
有什麼更專業 & 獨到的看法
記得移步留言區一起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