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正在瘋狂逃離新加坡

2025年06月18日   •   1萬次閱讀

樟宜機場的離境大廳里,王先生最後一次回望這座生活了六年的城市。

他的行李箱裡裝著在新加坡獲得的所有職業證書,也裝著每月4500新幣的公寓租金帳單,以及孩子國際學校那疊令人窒息的繳費單。

房租兩年漲了60%,薪水漲了30%,數學再差也算得清這筆帳。他苦笑著刷卡支付了超重行李費,飛往上海的航班即將起飛。

與此同時,在濱海灣金融區的頂層酒廊,幾位新落戶的家族辦公室負責人正舉杯慶祝。

窗外霓虹閃爍,映照著他們13U計劃文件上5000萬新幣的資產管理承諾——這份文件將為他們帶來新加坡免稅天堂的通行證。

1 中產困局:被成本壓垮的獅城夢

一、住房:收入追不上房租的殘酷競賽

當王先生2023年簽下兩房公寓租約時,2800新幣的月租尚在承受範圍內,僅僅兩年後,續租合同上的數字已變成4500新幣。

這60.7%的漲幅徹底碾碎了他「再堅持幾年」的幻想,公司給的30%加薪像是個諷刺,實際購買力反而倒退了。

在新加坡,住房是階層最醒目的分水嶺,政府組屋以低廉價格覆蓋80%本地居民,但外籍人士被禁止購買。

中產移民面前只有兩條路:支付私人公寓溢價房租,或擠進組屋合租——2024年放寬至8人的租住限制,不過是權宜之計。

新加坡不同身份購房權益

二、教育:國際學校的黃金牢籠

Fay女士的手機備忘錄里記滿了國際學校的關鍵日期:「2月15日前提交申請,逾期不候;UWCSEA雙校區申請費1242新幣...」更令她焦慮的是學費黑洞:本地中學生每月僅需230新幣,她的孩子在國際學校卻要支付近10倍的費用。

「我們像在供養一座黃金牢籠,精緻卻令人窒息。」她苦笑著展示教育儲蓄帳戶流水,那上面的數字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萎縮。

更隱蔽的代價藏在補習帳單里,2023年新加坡家庭為私人補習豪擲18億新幣,比十年前激增63.6%。當中產父母試圖讓孩子接近本地教育質量時,補習班成了第二課堂。

不同身份學費對比

三、職場:透明天花板下的窒息感

Chris女士的職場筆記本上畫滿問號,在最近的項目會議上,當她用標準英語念出「three」時,會議室突然響起壓抑的嗤笑——本地同事習慣的「tree」發音,成了檢驗外來者的密碼。

更殘酷的是晉升通道的阻塞:當她第三次被跳過升職時,上司委婉暗示「需要更理解本地文化」。

這種排斥深植於社會心理,官方調查顯示,58%的新加坡人認為移民搶占了就業機會,41%質疑移民的忠誠度。

儘管政府推行組屋混居政策,但文化融合始終停留在表面,一位在社區活動中嘗試融入的中國媽媽感慨:我們像活在平行世界,節日共享同一片天空,卻各自慶祝。

2 富豪樂園:獅城為資本鋪開紅毯

一、稅制:量身定造的財富天堂

2025年,新加坡財政部宣布將家族辦公室稅收優惠延長至2029年底時,濱海灣的私人銀行家們舉杯相慶。

13O計劃將門檻從1000萬新幣提升至2000萬,13U計劃維持5000萬高門檻——這精準篩選出真正的資本巨鱷。

這裡沒有資本利得稅,沒有遺產稅,海外收益免稅。某家族辦公室負責人展示他的稅務籌劃圖,相比中國內地45%的個稅峰值,24%的稅率簡直是天堂。

尤其當中國開始全球徵稅,追繳境外收入時,新加坡的屬地徵稅原則成為最堅固的財富盾牌。

新加坡家辦13O/U對比

二、法治:給資產穿上防彈衣

在新加坡最高法院鍍金穹頂下,律師向新移民客戶解釋:這裡法治指數全球前三,合同糾紛平均6個月解決。

這種效率源於2409家金融機構構成的精密系統,包括34家全面銀行和296家基金管理公司。

2024年加密貨幣監管收緊後,合規運營的家族辦公室反而獲得更安全的制度環境。

三、財富管理:全球資產的保險箱

2025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揭示獅城野心:新加坡超越東京成為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外匯交易量占全球9.4%。

在萊佛士坊的貴金屬倉庫,工作人員正為激增88%的存儲訂單加班。中國客戶最鍾愛1公斤金條,經理指著加密庫房,他們說這是最誠實的資產。

全球第四金融中心

3 政策雙軌:精心設計的階層篩網

一、移民門檻:不斷升高的圍牆

2025年6月實施的COMPASS框架像精密篩網:月薪5000新幣起跳,學歷、企業多元化、本地員工比例綜合打分。

中產申請者突然發現,曾經暢通的EP通道變得荊棘密布。

而富豪通過全球投資者計劃(GIP),只需投資至少1000萬新幣,即可快速獲得永居。

二、資源分配:傾斜的天平

教育資源的落差令人心驚:

·本地中學生:學費230新幣/月

·永久居民子女:268新幣/月

·國際學生:840-1770新幣/月

這種制度設計迫使中產要麼接受教育降級,要麼支付十倍溢價。

住房政策同樣涇渭分明:公民購買組屋享受巨額補貼,外籍人士卻要為同面積私人公寓多付2-3倍。

4 撕裂的認同感:兩個平行宇宙

中產移民的晚餐桌上,常瀰漫著身份困惑。

孩子說自己是新加坡人,可同學問『為什麼你的中文這麼好?Fay女士切牛排的手停頓了,我們既難融入當地社群,又逐漸疏離了母國文化。

這種撕裂感在職場更顯尖銳:中國新移民晉升受阻率是本地人的3倍,天花板低得觸手可及。

而富豪圈層正舉辦跨文化沙龍,某家族辦公室的晚宴上,新加坡部長與歐洲貴族舉杯暢談。

資本是真正的世界語,主辦者微笑,這裡5000萬新幣就是最好的身份證明,精英培養計劃更鞏固這種聯結:政府獎學金得主被送往牛津劍橋,歸國後自然進入核心圈層。

新加坡

5 逃離進行時:中產的大撤退

樟宜機場的數據揭示著靜默的逃離潮:2024年持EP准證離境人數同比增長17%、中產家庭平均留新時長縮短至4.2年、教育移民占比升至離境原因的38%。

離開不是失敗,而是止損。王先生託運完最後一件行李時說,他的前同事群組裡,越來越多人分享加拿大EE快速通道攻略,或諮詢葡萄牙黃金簽證細節。

與此同時,豪宅中介的朋友圈刷屏著「某中國科技巨頭創始人購入聖淘沙灣億元別墅」。

6 雙城記的未來

新加坡的移民雙軌制正加速分化:

·富豪通道:家族辦公室數量五年增長400%,GIP投資門檻可能繼續提高;

·中產通道:COMPASS評分標準或將加嚴,住房成本持續看漲。

政策制定者在精妙平衡:2026年底組屋租住人數將回調至6人,國際學校學位競爭白熱化。某政策研究員坦言:我們要的是能帶著資本跳華爾茲的人,不是來跳集體廣場舞的。

聖淘沙灣遊艇會的燈火依舊璀璨,而組屋區提著行李箱的身影逐漸增多,當資本遇見政策紅利,當夢想撞上生存現實,獅城正在上演21世紀最鮮明的階層浮世繪。

那些拖著行李箱穿過樟宜機場長廊的中產身影,與私人航站樓里驗資通關的富豪們,構成了新加坡移民故事的一體兩面——這裡始終是資本的樂園,卻正變成中產的圍城。

新加坡政府又雙叒叕發錢了
2025年07月10日   •   42萬次閱讀
新加坡政府7月狂撒錢!全家人一口氣拿8000新幣,太香了!
2025年07月09日   •   3萬次閱讀
只靠2萬新幣,30歲的他在新加坡打下7家店的江山!
2025年07月07日   •   3萬次閱讀
跌破1%!新加坡多家銀行定存利率再下調!這家銀行還有2.45%~
2025年07月10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家裡也能做的12個生意!低門檻,年收入能破10萬新!
2025年07月11日   •   3萬次閱讀
中國東北走出的傳奇女王來新加坡了!「我不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
2025年07月06日   •   2萬次閱讀
「年輕霸總」戀上新加坡70歲老人,結局竟然這麼慘!
2025年07月07日   •   2萬次閱讀
外國人也能享受!新加坡建國60周年,這些福利你必須知道
2025年07月09日   •   2萬次閱讀
2026年法定假日官方清單公布
2025年07月08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著名公園現致命毒蛇,路人恐慌
2025年07月0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牛車水又現「蹭飯女團」,專挑中年大叔下手!
2025年07月09日   •   2萬次閱讀
好消息!新加坡人8月有錢領!最高850新幣+450新幣公積金直接到帳
2025年07月10日   •   2萬次閱讀
長期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國人,是否需要向中國交稅?
2025年07月10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政府又要發錢了!45萬家庭直接受益,水電費、補習費都能用
2025年07月07日   •   2萬次閱讀
他是新加坡送給世界的一場視覺暴擊!用59年活成了少年感本體
2025年07月11日   •   1萬次閱讀
口音、著裝、髮型……新加坡人 VS 中國人,你pick誰?
2025年07月07日   •   1萬次閱讀
月入6000新幣,他靠送外賣,住進新山140萬的高爾夫別墅!在新加坡的都看傻了...
2025年07月08日   •   1萬次閱讀
即使中國品牌比比皆是 來到新加坡請記得這裡「物是人非」
2025年07月09日   •   9405次閱讀
這些年,新加坡公積金利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5年07月08日   •   9063次閱讀
新加坡北部商場NEX:你不知道的12家獨立商店
2025年07月09日   •   8208次閱讀
看到新加坡的「變態」教育,再也不敢說「我太難了」
2025年07月08日   •   7695次閱讀
凌晨3點起,通勤4小時只為賺新幣!新柔快線的開通能否真的解決越堤族的千層痛?
2025年07月09日   •   6327次閱讀
爆熱的新加坡,憑什麼成為全球最宜居城市?
2025年07月11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超值得點贊的設計,很多時候被人忽略了!
2025年07月08日   •   5643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