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巴黎残奥会首个比赛日,32岁的泳将叶品秀以2分21秒73的成绩为新加坡夺下此届残奥会的第一面金牌。(路透社)
作者 张丽苹
2024年巴黎残奥会首个比赛日,32岁的泳将叶品秀以2分21秒73的成绩为新加坡夺下此届残奥会的第一面金牌。
这是她在同一个项目中的三连冠,也是她自2008年参加5届残奥会以来收获的第六面金牌。

叶品秀在颁奖台上高举巴黎奥运会的吉祥物。(路透社)
红蚂蚁昨晚首次与家人一起观看残奥比赛直播,内心是激动的,鼻子是酸酸的,比观看奥运赛事时还激动,却不仅仅是因为叶品秀摘金。
红蚂蚁的70多岁母亲也是首次观看残奥赛事。虽然比赛在凌晨举行早过了入睡时间,她依然目不转睛地看着说: “这个(残奥会)比正式的奥运会好看多了!”
母亲说,游泳选手们都太不容易了,他们做到了连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红蚂蚁深以为然。
如果说观看奥运会,是在看一群身体健全的人不断突破自身局限的话,那观看残奥会,就是在看一群身体有局限的人,不断在比赛中变成健全的人。

叶品秀曾告诉新加坡媒体:“我喜欢游泳,我在水里很自在,我不比别人慢。以前我能走路时,我老是比别人慢,所以我从小喜欢游泳,在水里我可以跟得上别人,可能还比他们快。”(路透社)
级别背后的含义
每场残奥赛事,都有一个相应的级别代号。号码越小,身体功能障碍越严重。

巴黎残奥会游泳分级。(巴黎残奥会官网)
在残奥会官网上,叶品秀参与的S2级,与S1级一样,被列为严重肢体残疾(例如,四肢严重协调障碍、功能高度丧失)。S11至S13级,属于视力障碍,S14级属于智力障碍。
患有肌肉萎缩症的叶品秀以往是参加S3级,但由于肌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如今只能参加S2级赛事。

叶品秀在巴黎残奥会上夺冠。(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脸书)
这些书面解释其实令人无感,唯有当全球观众亲眼目睹这些代号的赛事中,选手们都顶着哪些相应的身体功能障碍出赛时,就会深深被触动、被感动。 这,应该是残奥会存在的意义吧。
被困在残缺身体里的健全人
观看赛事时,家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选手们看起来与常人没两样。” 特别是S5级别以上的选手们穿上长袖长裤的运动服走进场时,看起来就与正常人无异。
其实,红蚂蚁这些年一直不认为叶品秀有何异于常人,除了必须坐在轮椅之外。

叶品秀在领奖时“比心”。(路透社)
自2008年起,她在新加坡就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名下挂着无数体育殊荣,有些是政府颁发,有些是体育团体颁发,有些则是媒体颁发。她也曾经是官委议员。叶品秀在红蚂蚁心中一直是闪闪发光的健全人。
直到昨天看她比赛,看她在领奖台上,光是想举起胸前那枚金牌都是一个挑战时,才意识到要走到今天这一步,她有多么的努力,又是多么的不容易。

金牌得主叶品秀(中)与银牌得主墨西哥选手薇薇安娜·佩雷斯(Viviana Perez,左)和铜牌得主意大利女将安洁拉·普罗奇达(Angela Procida)合照。(路透社)
这恰恰说明了新加坡社会的包容。我们在宣传残奥会选手时,一直都以人性化的方式给足了选手们应有的尊严,让新加坡人觉得他们无异于常人。
毕竟,要带着残缺的身体出现在全球观众面前,让大家看到自己最不堪甚至最无助的一面,需要的何止是勇气?
在叶品秀的女子100米仰泳赛事之前,也举行了男子S2级100米仰泳决赛。在那之后,又举行了女子50米自由泳S6级决赛。
两场决赛都非常精彩,令人动容。
男子100米仰泳S2级冠军(22岁的巴西选手阿劳约,Gabriel Araújo)和亚军(24岁的俄罗斯选手丹尼连科,Vladimir Danilenko)自进场到脱下运动服入水备赛的过程中,都让人难以想象他们要如何完成赛事。

金牌得主阿劳约(中)与银牌得主丹尼连科(左)和铜牌得主智利选手阿瓦尔萨(Alberto Abarza)合照。(路透社)
阿劳约没有双臂,双腿只剩畸形的脚掌与躯干连接,但他有八块腹肌,而且能够用脚趾开代步车进场。一进入水中的他,仰泳姿势犹如一只畅游的小海獭,速度快得惊人,以1分53秒67夺冠。
丹尼连科则必须依靠助手牵他进场,双腿因肌肉萎缩而异常纤细的他只能趴在一个直立式轮椅上移动。然而水中的他与阿劳约一样敏捷,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刮目相看肃然起敬。
女子50米自由泳S6级决赛中,中国选手蒋裕燕以32秒59的成绩摘下金牌。
蒋裕燕脱下运动服单腿站立在泳池边的那一刻,红蚂蚁挺心疼她。她的左臂左腿完全正常,右臂和右腿却有明显截肢痕迹,原来是小时候的一场车祸夺走了她的右臂和右腿。

蒋裕燕。(法新社)
我们很难想象他们在训练时,必须付出多少努力和吃多少苦,又得经历多少常人难以承受与忍受的痛楚。
最深深触动红蚂蚁的,是选手们在逆境中绽放的超强感染力笑容,以及那份不屈不挠的毅力。在赛场上,他们是健全的人;在领奖台上,他们的灵魂比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更为强大坚韧。
在残奥会官网上,叶品秀在个人愿望栏上只写着: “想在巴黎残奥会上出赛。” 叶品秀何止是做到了。
新加坡国歌奏起的那一刻,红蚂蚁内心自豪感膨胀。
谢谢你叶品秀,你送给我们的永远不只是金牌!

(全国残奥理事会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