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作为现代物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始终以其独特性和突破性吸引着全球科学家的目光。
最近,一项由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联合开展的研究,为量子力学的非经典性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还为未来的量子技术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Valerio Scarani 教授(左)和 Lin Htoo Zaw 先生(右)
站在旋转的“命运之轮”旁
来源:量子技术中心
研究团队与成果发表
此次研究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的Valerio Scarani教授团队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的Andrea Morello教授团队联合完成。
合作成果发表于《Newton》,通过原子核自旋实验,首次发现超越经典的概率分布,为量子力学非经典性提供直接证据,揭示量子与经典物理的本质差异。
此外,研究还实现了类似“薛定谔猫”态的量子叠加现象,进一步验证了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和非经典性。
该成果发表后引起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被视为量子力学研究的重要突破,为量子力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并为未来量子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

成果发表页面 来源:Newton官网
量子概率的非经典性
突破经典极限的概率分布
在经典物理学中,任何物理系统的概率分布都受到严格的物理规律限制。
然而,量子力学却允许系统处于一种“模糊”的叠加态,从而展现出超越经典物理的概率分布。
研究人员通过测量原子核的自旋状态,发现其指向某一方向的概率可以达到0.636,这一数值远远超过了经典物理中0.571的最大概率值。
这表明量子系统能够展现出经典物理无法解释的现象,为量子力学的非经典性提供了直接证据。

量子自旋证明 来源:Newton官网
“薛定谔猫”态的实验实现
量子力学中最著名的概念之一是薛定谔的猫,它描述了一个量子系统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的叠加现象。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成功将这一概念应用于原子核的自旋状态,创造了一个类似于“薛定谔猫”的量子态。这种状态下,自旋可以同时指向相反的方向,进一步证明了量子力学的非经典性。
量子技术的现实应用与潜力
量子力学的非经典性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更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例如,量子计算利用量子态的叠加和纠缠特性,能够实现指数级的计算加速,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量子通信技术通过量子纠缠实现信息的无条件安全传输,为未来的通信安全提供了保障。
在量子传感和测量领域,量子系统的高精度和高灵敏度使其能够用于精确测量和探测各种物理量。
例如,量子磁力计和量子重力计可以用于测量微小的磁场和重力变化,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和医学成像等领域。

从左到右:Arjen Vaartjes 先生、Martin Nurizzo 博士 和 Scientia 教授 Andrea Morello 来源:新南威尔士大学
量子技术的未来展望与突破
随着量子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前景也在不断拓展。量子模拟技术有望加速新材料的发现和理解,为能源和材料科学带来突破。
同时,量子人工智能的研究也在探索如何利用量子算法改进机器学习模型,处理更大规模的数据集。此外,量子力学与引力的统一研究仍然是物理学的终极目标之一。
南京大学杜灵杰教授团队在2024年首次观察到引力子激发,这一发现为量子引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随着量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望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传感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推动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知进入新的高度。
量子力学探索永不止步,每次突破都带来惊喜。从理论到实践,从实验室到生活,量子技术未来充满可能。期待科学家们继续在量子“幸运转盘”上摘取更多“大奖”。
想要获取更多关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最新资讯和精彩故事,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并添加NUS小助手微信,让我们一起开启你的NUS之旅,共同成长,共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