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部通过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试行单元式的第三语言学习课程,让有意学习一门新语言的中学生能享有更多灵活性。
当局会先在现有的第三语文课程中推出单元式课程,供有意参与计划的学生选修。

学生可在每个学期开始时选修一个单元,在整个中学学习阶段,加深对这门语言的掌握。
教育部长陈振声说,这项试点计划旨在让更多中学生学习新的语言和认识其他国家的文化。
“学生可以按照他们的水平或起点学习一门语言,加强他们的语文能力,通过修读单元课程取得相关的证书。”
第三语言课程
自7月以来,来自21所中学的120名学生一直在学习法语或德语作为第三语言,这是新加坡教育部为了增加学生接触其他语言和文化所做的努力的一部分。
该计划面向所有试点学校1至3年级的学生。新加坡教育部表示约有1500名学生申请了第一批法语和德语课程。他们通过计算机抽签选择,优先考虑新加坡公民和申请人的第一选择。
通过在整个学年进行的为期8周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安排他们的时间表。这与现有的第三语言计划不同,后者有完整的课程大纲,学生将语言课程作为O水准或A水准科目学习。该计划下提供了8种语言,包括法语、日语和阿拉伯语。
在试点下,法语和德语课程分别与新加坡法语联盟和新加坡歌德学院合作进行。课程完全由政府资助,但学生必须支付学习材料费。
鉴于反响,新加坡教育部表示将考虑在2024年增加法语和德语的入学人数。更高级别的课程将从2024年起提供。教育部发表示,将研究试点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判断是否可行将计划扩大到更多学校和语言,如西班牙语和日语。
完成前6个阶段学习的学生将达到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A1级证书水平。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注册参加考试以获得证书。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是一个国际标准,它以六个等级(从A1到C2)描述语言能力,A1适用于初学者。
母语课程多样化
从2024年起,小学一年级母语课程将更多地采用动画视频、网上游戏和增强现实技术。

学生将有更多机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母语,比如在食堂买饭和发社交媒体帖子。这种新课程将从2024年小学一年级学生开始逐步实施,旨在促进跨文化素养。
教育部在2023年对10所中文学校、10所淡米尔学校和16所马来学校进行了这种新课程的先导。
最新课程建立在2015年版本的基础上,将更多地使用科技,比如汉语拼音的学习和用于淡米尔语的动画。
新加坡学校的语言教育

01 小学阶段
据悉,新加坡小学基础阶段的重点是基本的读写能力与计算技能,其核心是英语、母语和数学,正式的分流考试在小学四年级末进行。
五至六年级的定向阶段,可选择修读三种语文源流课程中的一种。这三种语言源流课程是:
EM1:学生修读英文和母语都为第一语言;
EM2:学生修读英文为第一语文,母语为第二语文;
EM(Oarl):学生修读英文为第一语文和母语会话。
02 中学阶段
在新加坡的学校中,尤其是中学课程在类目设置上很丰富,主要分为语言类课程、数学类课程、科学类课程、人文科目以及其他科目。
01 语文课程
双语政策是新加坡教育体系的基石。新加坡的目标是要从小培养孩子掌握语文技能和文化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与区域和世界接轨,并把握国际发展趋势所带来的契机。
02 高级母语
要修读高级母语,孩子必须在小学离校考试中报考华文/马来文/淡米尔文或高级华文/高级马来文/高级淡米尔文,并符合下列条件:
• 小学离校考试的成绩名列首10%以内
• 小学离校考试的成绩名列11%-30%以内,达到指定的母语标准。
03 中学马来文选修课程
如果孩子在马来文方面具有天分,报读中学马来文选修课程将能提升他的语文水平,并加强他对语文、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除了学校积极开设语言课程外,新加坡政府也在采取措施,来保障双语教学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