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这起事件并非发生在海关负责的范围,因为我们没有权力记录指纹或在护照上盖章。(入境者)在机场禁区内拍照,也不属于海关的管理范围,海关也没有权力将旅客遣返。”

示意图,图源:FlyerTalk
很多东南亚国家,虽说总体安全性上还不错(不要去太偏远人烟稀少的地方),但各种腐败行为却总是会让很多游客心生不快。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东南亚国家都是这样,新加坡就是那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国家。建国伊始,反腐反贪污就成为了新加坡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并一直延续至今。

图源:Yahoo 新加坡反腐反贪绝不留情
李光耀:我要让他们身败名裂!
说起来,新加坡的廉洁指数,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
今年1月31日,国际反贪组织“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公布了“2022年度贪污印象指数”排名,其中,新加坡以83分的高分位列全球第五名,也是唯一一个连续十年跻身排行榜前十名的亚洲经济体!

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前,新加坡也曾经历了一段混乱的岁月。本地媒体《海峡时报》曾报道,1845年至1921年间,总计有172桩警察贪腐事件见诸报端,其中最主要的腐败行为是受贿,占63.4%,偷盗、抢劫等直接犯罪则占了24.4%。

图片来自网络
在当时的新加坡,买官以及卖官更是屡见不鲜,公开透明的行政机制如同虚设…....行贿更是成为了新加坡社会一块必不可少的“敲门砖”,由政治逐渐蔓延向各个领域。
当时的新加坡社会,有三大特点支撑起贪腐的温床:一是公务人员收入低,二是存在大量“空子”让腐败有机可乘,三是几乎全无事后调查或问责机制。
1959年,第一次担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决定不再忍耐,他给政府立下了日后新加坡一直遵循的标准:“小心翼翼对待人民的信任,避免因管理不当和贪腐糟蹋了它。”

态度有了,李光耀开始大刀阔斧地对新加坡进行改革,通过教育、律法和提高公职人员的待遇“多管齐下”,让人不想贪也不敢贪。
首先,李光耀把贪污调查局的权限提到最高,只向总理一人负责。只要总理同意调查,调查就必须进行。
而且,李光耀规定,如果案情涉及总理本人或总理不明确表态,贪污调查局也可以绕过总理寻求总统的批准。
也就是说,贪污调查局获得了可以调查新加坡任何人的“极权”,保障了其时时都能正常运转服务。

图源:The Online Citizen
通过完善国家律法,贪污调查局还拥有了调查权、搜查权、逮捕权、跟踪监视权、获取财产情报权和不明财产检查权等权利,任何新加坡公民,哪怕已经侨居海外,都在其管辖范围内。
另外,在反贪上新加坡实行了一条罕见的“有罪推定”条例——“异常财富”可以成为指控证据,无法解释的财产就算贪污,让贪污者几乎没法找到任何借口逃避追责。

其二,新加坡之前有很多人贪污,也是因为待遇不够好促使他们“不得不”向民众伸手。
因此,新加坡确认了“高薪养廉”的制度。政府认为,低收入是贪污的重要因素,政府有责任确保公务员有高收入,以此来减少贪污。

图源:CNA
1994 10 月21日,新加坡发布相关白皮书,正式确立了官员薪酬水平与市场和社会薪资水平挂钩的基本制度框架。
框架选定6类职业,即:银行家、会计师、工程师、律师以及制造企业和跨国公司中的中高层管理者为参照对象,并将特级公务员(实际涵盖政务官和事务官)中的初任部长和普通公务员中的超级G级公务员的薪酬确定为薪酬体系中的两个基准,分别为MR4和SR9。特级和高级公务员以MR4为基准,普通公务员则以SR9为基准。
2007年和2012年,政府分别对这个框架进行了一些调整,最新的薪酬等级至今已经实行了超过十年:

图源:上观新闻
不过,既然公务员薪水与外界挂钩,那就有起有落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及2020年年初,公务员薪水就缩水了不少......
最后一点,为了让民众消除“不行贿就无法办事”的想法,新加坡政府长期在在本地新闻媒介上宣传政府公务员的标准之一是勤政廉洁。与此同时,广播、电视、报纸也连篇累牍地报道政府非常严厉地惩治腐败的事例。
久而久之,新加坡人民就把担任公职却贪污受贿的人看成社会公敌,从而营造出反腐的文化氛围,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反贪污调查局举办的路边展览,图源:CPIB
多方面同时发力,新加坡一直在反贪上不遗余力“零容忍”。在新加坡,贿赂不设起刑点,接受或赠予1新币都算受贿或行贿,哪怕是给公务员一包几毛钱的咖啡粉,被举报都有可能被视为行贿而被判刑......(这些都可能被判坐牢五年)
为了严明立法,李光耀对谁都毫不留情,哪怕是自己的好友也不例外。
1986年,时任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的郑章远因私受50-100万新币的赂款,被李光耀下令严查。

李光耀和郑章远,图源:MITA
作为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建国元老,李光耀虽然一手提拔了郑章远,但在案件审查僵持之际,仍是拒绝了他想见自己一面的请求。
“在调查结束前我不能见你,否则我将变成证人之一。”李光耀是这么回复郑章远的,对待好友他决定铁面无私捍卫法律。
一周后,郑章远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并留下一封给李光耀的信,里面写着短短几句话:过去两周我深感沮丧。我对于发生这样的事情应该承担全部责任。作为一个有尊严的东方绅士,我觉得只有用高的惩罚来赎罪才是正确的举动。

图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在不久后,李光耀在一次群众演讲中又提到了郑章远,表示不是自己逼死了他,而是新加坡的反腐手段让他颜面尽失,无法继续再社会立足,不得不“以死谢罪”。
自此,所有人都真的意识到,新加坡对贪污犯这类国家蛀虫,不仅是要让他们倾家荡产,更是要让他们身败名裂才行。

当然,这些年来,新加坡也不是完全摆脱了贪污和腐败,新闻媒体上也时不时会爆出有人受贿(特别是移民局ICA官员)的新闻,但最终,只要他们被发现,将无一例外接受法律的制裁。
当年被马来西亚一脚踢开时,新加坡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住在贫民窟里,国家又没有资源连生存都是问题。
可现在,新加坡却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富有发达之地远超邻国.....这一切都有其深刻的道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