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目的地简介
No.1 整体国家介绍
新加坡地处亚洲马来半岛的最南端,北部与马来西亚接壤,南部与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国土面积比香港还要小。
然而,在如此“袖珍”的国度中却孕育著最丰富的异国文化。
牛车水(唐人街)的中华风情、小印度的色彩斑斓、甘榜格南的中东特色、荷兰村的欧美风尚,无一不展现著这个移民国家多元的文化精粹。
No.2 旅行城市介绍
素有“花园城市”的新加坡将自然之美与现代化都市完美结合,随处可见的花花草草一改人们对都市“钢铁泥墙”的印象。
你可以踏上欢乐圣地圣淘沙岛玩遍数不尽数的游乐项目,也可以奔向拥有百余家商场的乌节路血拼购物。位于北部雨林中的日夜间动物园则是亲子游的首选。

夜幕降临下的滨海湾,更是与地标金沙酒店和鱼尾狮像合影的好时机,搭上全球最高的飞行者摩天轮还能将整个滨海湾尽收眼底。
No.3 礼仪与禁忌
(1)游客在新加坡必须随时注意保持环境卫生,随地吐痰、弃物可能要被罚款达 1000 新元。
(2)新加坡主张禁烟,在公共汽车、剧场、影院、餐馆和装有空调的商店、政府机关办公室等禁烟区吸烟,要被罚款 500 元。
(3)在新加坡,行人须走人行道和人行横道,翻越栏杆罚款 50 元,如果 50 米内无人行横道,要从交通指示灯下横越马路。
(4)使用公厕后主动抽水冲洗,否则被认为是违法,一旦罪名成立将被罚款,最高罚款额将达 500 元。
(5)赌博禁令:根据新加坡政府有关规定,除慈善机构的摸彩、 TOTO 、新加坡 SWEEP 彩券和通过武吉湾俱乐部经手的赛马赌注外,其他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都是被禁止的。
2 游玩必打卡项目
No.1 鱼尾狮公园
亮点:鱼尾狮雕像,新加坡的标志
鱼尾狮雕像是新加坡的国家标志——鱼身,寓示新加坡由小渔村发展而来;狮头,代表新加坡最早期的名字 “狮城”。每个造访新加坡的游客都会前往鱼尾狮公园与它合影留念。
鱼尾狮雕像高 8.6 米,口中昼夜不息地喷出水柱汇入新加坡河。公园内还有一座高2米的小鱼尾狮雕像。除了打卡鱼尾狮雕像,面向滨海湾的鱼尾狮公园还是拍摄诸多经典景点(如金沙酒店、滨海艺术中心、摩天轮等)全貌的绝佳区位。

No.2 圣陶沙岛
亮点:大型玩乐岛,环球影城,亚洲大陆最南端
圣淘沙岛位于新加坡南部,占地500公顷。“圣淘沙”在马来文里的意思是“和平与安宁”。这座度假胜地,汇集了精彩的景点、舒适的度假酒店、绿意盎然的热带雨林、自在悠闲的黄金沙滩、数不胜数的绝佳体验和吃不完的寰宇美食。
都说新加坡是亲子游的胜地,那么圣淘沙岛更是新加坡最大的超级亲子游乐园,满岛都是好玩的娱乐设施,新加坡环球影城、特丽爱3D美术馆、S.E.A海洋馆、iFly跳伞、斜坡滑车和空中吊椅、思维车探险旅程、圣淘沙冲浪区蝴蝶园与昆虫王国等,还有个可以走进身体里的巨大鱼尾狮。
想激发孩子的创造性,一定要带他去巴拉湾海滩,那里的趣志尼亚新加坡将趣味性与教育性相融合,既能够启发孩子的好奇心、满足孩子的童趣,又能让家长和孩子之间展开积极互动,留下共同的记忆。

↓格调美食之旅↓
新加坡的每个角落都充斥着美食,不论是街头巷尾还是高级的西餐厅都可以吃到满足,圣淘沙岛上就更不用说了!
在圣淘沙岛上,汇聚了多种风格的餐厅,让你在岛上的几天假期都绝对不会重样。从新加坡的本土美食海南鸡饭、叻沙、辣椒螃蟹到中式经典菜品,从马来西亚美食街的街边小吃到米其林星级餐厅的精致料理,从新式糕点的吐司工坊到台式小笼包的鼎泰丰,一座岛就能吃遍世界美食。
↓多种精彩水上活动↓
在圣淘沙,三大海滩聚集了众多的水上游乐,让来此的游客们尽情享受人与水的互动。
尤其是最著名的西乐索海滩,这里动感十足,可找到各种沙滩和水上运动,独木舟、滑水板、香蕉船等,一应俱全。
这里还是冲浪热爱者的天堂,亚洲首家模拟冲浪--圣淘沙冲浪区,让人狂呼过瘾。爱玩水的小朋友也可以在水上探险乐园尽兴畅游。跨年时这里还举办沙滩狂欢节,狂野的海滩派对让你嗨到爆。
↓新加坡环球影城↓
新加坡环球影城是圣淘沙岛上最引人注目的景点,它带领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电影的魅力。
园内拥有古埃及、失落的世界和好莱坞等七个主题区,拥有多达24个景点,其中18 个是专为新加坡环球影城独家设计修改打造。
除景点和游乐设施外,每个主题还都配有不同的餐饮和纪念品店,让你体验一站式的游乐享受。
No.3 牛车水
亮点:中国城,品尝华人美食和当地小吃,购买旅行纪念品
牛车水是新加坡的中国城,因早期华人用牛车从此处的一口井运水回家而得名,花上半天到一天在这里逛吃逛吃会是难忘的经历。

有句话说得好,“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美食”。牛车水汇聚了新加坡最受欢迎的几家熟食中心,从早、午、晚餐到夜宵,从世界各地的特色美食到新加坡的地道小吃,人均每餐30元左右,就能吃饱吃好。另外,牛车水还是购买旅行纪念品的性价比之选。
值得一提的是,牛车水中的恭锡路(Keong Saik Road)被孤独星球评为“2017亚洲最佳旅行目的地”,在这片传统与时尚产生奇妙化学作用的地方,美味餐厅、个性酒吧和精品酒店隐匿于色彩斑斓的店屋。
No.4 滨海湾花园
亮点:温室,擎天大树,新加坡的新地标
将植物与科技巧妙结合的滨海湾花园,精准诠释了“花园城市”的意义,成为新加坡的新地标。两个形如贝壳的玻璃温室和18座钢铁结构的擎天大树是滨海湾花园最值得一看的景观。

世界最大的玻璃温室花穹 (Flower Dome)模拟了地中海气候,来自5大洲的3万余株花卉植物在这里肆意生长,花卉布置会与不同的节日主题相呼应,不论什么时候也不论第几次到这里,都能收获别样的惊喜。世界最高的室内瀑布在另一个温室云雾林 (Cloud Forest)倾泻而下,较之干爽的花穹,模拟热带山地气候的云雾林更为湿冷。
擎天大树(Super Tree)高25-50米,最高的一棵足有16层楼高,登上树巅或漫步树与树之间的空中走道(OCBC Skyway),能够收获整个花园乃至滨海湾的壮阔风光。每晚19:45和20:45,擎天大树会上演两场免费的灯光秀,绚烂震撼,不容错过。
No.5 克拉码头
亮点:新加坡夜生活的绚烂缩影
新加坡河北岸的克拉码头,以新加坡第二任殖民总督克拉爵士命名。
这座曾经繁忙的贸易码头,如今成为新加坡夜生活的绚烂缩影。餐厅、酒吧、咖啡厅、露天摊位、街头表演一应俱全,最新潮最会玩的人聚集在这里,一边欣赏河畔夜色,一边尽享美酒美食。
3 美食指南
在新加坡即可品尝到各族风味的美食佳肴和小食糕点。在新加坡有各式中餐小炒,其中以粤菜和潮菜最受欢迎。新加坡粤菜以脆皮乳猪和鱼闻名而潮菜以清蒸鱼和卤鸭驰名。
马来美食最受欢迎为沙爹和椰浆饭,而印度美食就是印度薄饼和拉茶。其中南洋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娘惹美食融合了马来族和华族的烹调特色,著名的美食有叻沙及酸辣汤汁的米线和各式糕点。
在新加坡,比较有名的海鲜佳肴就是辣椒炒螃蟹, 这道菜连肉带壳加上茄汁及辣椒一起拌炒,口味令人回味无穷。
①咖椰吐司 Kaya Toast:咖椰吐司是新加坡的国民早餐,也常作为茶点。咖椰是由椰果和鸡蛋制成的酱,和黄油一并涂抹在炭烤吐司上,一口咬下,香甜混合酥脆萦绕齿间。用吐司蘸取两颗略加黑酱油和白胡椒的半熟鸡蛋,再搭配咖啡或拉茶,是地道的吃法。在咖啡馆或熟食中心,花费大概5新币(约24元)就能享用这样的套餐。
②辣椒螃蟹 Chilli Crab:尝过这道“狮城国菜”,才不枉到过新加坡。和螃蟹一起翻炒的酱汁,是这道菜的精华所在。酱汁由辣椒和番茄酱调制而成,因而既香辣又酸甜。蟹壳一剥开,酱汁乍涌出,便可享用鲜嫩紧实的蟹肉了,还可点些或蒸或煎的馒头蘸着吃。除了辣椒螃蟹,还有黑胡椒、白胡椒、咸蛋、奶油等丰富口味可供选择。绝大多数海鲜餐馆都供应,按照螃蟹的种类和斤数计价,因为螃蟹个头大,两个人吃一只就足够了。
③肉骨茶 Bak Kut The:肉骨茶其实并不是茶,而是用猪骨和药材煲成的汤,既美味又补身。相较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肉骨茶,新加坡肉骨茶的药材更少,汤色更淡,不过胡椒味更浓。除了“肉骨茶伴侣”油条,猪肚、咸菜、卤花生等爽口小菜也值得点。以前人们喝完汤会饮茶以解腻,如今薏米水是更常见的搭配。一份肉骨茶7-9新币(约34-44元)。
④叻沙 Laksa:食材丰富是叻沙这道特色汤粉的一大特点,汤汁的辛辣和椰奶的甜香中还能尝到虾米、鲜蛤、血蚶和鱼饼的鲜美,一口米粉加一口汤汁方能遍尝其味道的层次。有趣的是,有些店的叻沙被切成短条,得用勺子而非筷子舀进嘴里。作为叻沙发源地的加东地区,汇聚最正宗的叻沙摊铺,一碗叻沙5-7新币(约24-34元)。
⑤海南鸡饭 Chicken Rice:源于海南文昌的海南鸡饭,也是新加坡的“国菜”,不论是市井气息的熟食中心还是环境典雅的高档餐厅都有它的身影。嫩滑脱骨的鸡肉源于繁复熬煮和严格火候,浇上鸡汁的米饭色泽金黄油香四溢,还有酱油、蒜末、姜蓉、辣椒等多种蘸酱提鲜提味。人少按份点,人多按只点,一份5新币(约24元),整只24新币(约117元)。
4 购物指南
新加坡是购物的天堂,大型的购物中心到处都是,热门景点周边的精致小店更是琳琅满目。
乌节路是新加坡的主要购物场所,整条街道的大型商场不下十余家。不光涵盖顶级的奢侈品牌与商店,符合大众需求的平价店铺也很多,特别是年轻人喜欢的潮流品牌,更是数不胜数。

牛车水主要是购买新加坡相关纪念品的地方,例如冰箱贴、鱼尾狮像等,晚上来小店最多也最热闹。小印度、甘榜格南(中东风情)和荷兰村(欧美风)主要是可以挑选到一些异国风情礼品。

①鱼尾狮纪念品:新加坡的鱼尾狮是国家的象征,现如今鱼尾狮图案已被政府注册为旅游局的商标。以鱼尾狮图案制作出来的各种商品,都只有在新加坡才能买得到。比较热销的商品有鱼尾狮冰箱贴、服饰、摆件和钥匙链。在大多数的旅游景点都可以轻易的找到这些纪念品,鱼尾狮的周边商品也是新加坡最畅销的纪念品,广受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