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惊讶,虽然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不仅在世界排名还是在新加坡本地,都是数一数二的位置,但是新加坡第三所公立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的毕业生起薪,就是会高于新二所。

要说原因,有人说因为这个大学是金融为主,也有说地理位置好,甚至说internship。今天,我们就以一名该校毕业的学生,后来的mentor,现在作为学校招生者之一(为公司招生,不是为学校招生),列举以下几点:
1,金融,确实,SMU主要focus在的是金融,专业也都是挣快钱,好挣钱的工作。但是NTU,NUS也有那类的专业啊,而且找工作的时候别的专业也有很多人在金融业工作。所以靠专业取胜胜之不武。因为trade们NTU和NUS的也很多,还有一些是EEE或者什么engineer专业出来的。

2,地理位置,纯客观原因了,NUS距离市中心也不远,而且.......新加坡才多大......
3, Internship, 这个就要看我工作多年之后招生的经验了,其实讲实话,这一点我觉得SMU其实劣于NTU,NUS的。大公司可以直接面对三所大学,SMU,NTU,NUS没问题。但是一些中部偏上的公司其实招生的时候是不面对SMU的,因为名气不大。具体一点就是:
500强前50的公司会面向全部三所大学 (大公司招聘会他们需要的是人多,造声势)
50-300会面对NTU, NUS,而不管SMU。(中部500强更看重名声还有生源)
300-500会更倾向SMU。(自己知道自己不会很受欢迎,所以目标不会定很高)
所以你们也能看到,SMU为啥看起来学生起步会比较容易了吧,SMU学生不挑的话是肯定会有实习的,然后从中慢慢往上走,公司会越来越大。而且世界500强,300-500给的薪水其实不会比前50少。而NTU,NUS的毕业生会有点傲慢的不愿意接受不出名的公司。

说大部分都是engineer,怎么说呢,有一定原因吧,但是我个人觉得engineer也能转型,真的看个人。
不过我觉得更深的原因,我个人感到的是这样的:
1,SMU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一直被逼着去演讲,去单独阐述自己的观点,去用英文进行国内整个本科或者研究生4年才一次的答辩,这个基本上每个学科都有类似的东西。所以SMU的学生表达能力,展示自己,参加讨论,还有networking的能力都比NTU,NUS的人强,这一点尤其在中国留学生之中强。坡人自己没有语言劣势,但是中国留学生练了4年的和没练四年的一到面试的时候就看出来了。
2,SMU的学生更通人情世故,SMU上课都是以小组来分类的,有些时候“大腿”一个班也就只有几个人,如何做到抱大腿,如何跟不厉害的学生竞争过“大腿”的小组,这都是我们要考虑的。所以在找实习,找工作方面,SMU的学生更加aggressive,也更加敏锐。举个例子,当年老婆在Citibank的校招会结束之后就要到了演讲者还有很多人的联系方式。当时citibank亚太老大跟我老婆讲,他对SMU的学生印象就很好,因为SMU的学生在宣讲会之后都会要名片然后单独邀请去喝咖啡,去试着了解他们所做的。NTU,NUS的人就没有。
3,SMU学生互相帮助,这也许是因为SMU里面中国人比较异类,一直是被排挤的,所以抱团帮忙是很重要的。NTU,NUS中国人就比较多了,而且课程中需要抱团取暖的比较少,所以就算那个人很厉害,也会被自己人排挤。至少我们这一届都觉悟了,有一个好机会,不会藏着掖着,都是找一帮好友去一起去申请,因为我们至少知道,我们上不了绝对不是一两个好朋友的原因,我们的“敌人”是整个新加坡。朋友上去了至少可以帮忙内推,或者下一个机会我们就能上了。NTU,NUS就我所知至少中国人的内部竞争就很厉害了,估计都是好学生的原因吧。
4,NTU,NUS很多只来拿文凭的,其实很多学习很好的富二代们都喜欢来新加坡拿文凭,自己确实也很厉害,但是太多的回国的人,所以也是拉下去平均数的一个原因吧。

其实讲真,至少在10年前,作为SMU的学生,如果我们去了一个大公司的assessment center,SMU的学生都会比较同组分了几个NTU,NUS的。比如
“我们组6个人4个NTU的engineer,这把稳了!”
“我完蛋了,我这边4个SMU的同学,还有一个美国回来的,唉,都插不上嘴”
其实吧,第一份工作或者找实习,在新加坡绝对是要看soft skill的,hard skill只要不是很差的话都是看soft skill的。NTU,NUS的学生hard skill没得说,soft skill的话,不能说全部,平均下来的话应该是被完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