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驚訝,雖然新加坡國立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不僅在世界排名還是在新加坡本地,都是數一數二的位置,但是新加坡第三所公立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的畢業生起薪,就是會高於新二所。

要說原因,有人說因為這個大學是金融為主,也有說地理位置好,甚至說internship。今天,我們就以一名該校畢業的學生,後來的mentor,現在作為學校招生者之一(為公司招生,不是為學校招生),列舉以下幾點:
1,金融,確實,SMU主要focus在的是金融,專業也都是掙快錢,好掙錢的工作。但是NTU,NUS也有那類的專業啊,而且找工作的時候別的專業也有很多人在金融業工作。所以靠專業取勝勝之不武。因為trade們NTU和NUS的也很多,還有一些是EEE或者什麼engineer專業出來的。

2,地理位置,純客觀原因了,NUS距離市中心也不遠,而且.......新加坡才多大......
3, Internship, 這個就要看我工作多年之後招生的經驗了,其實講實話,這一點我覺得SMU其實劣於NTU,NUS的。大公司可以直接面對三所大學,SMU,NTU,NUS沒問題。但是一些中部偏上的公司其實招生的時候是不面對SMU的,因為名氣不大。具體一點就是:
500強前50的公司會面向全部三所大學 (大公司招聘會他們需要的是人多,造聲勢)
50-300會面對NTU, NUS,而不管SMU。(中部500強更看重名聲還有生源)
300-500會更傾向SMU。(自己知道自己不會很受歡迎,所以目標不會定很高)
所以你們也能看到,SMU為啥看起來學生起步會比較容易了吧,SMU學生不挑的話是肯定會有實習的,然後從中慢慢往上走,公司會越來越大。而且世界500強,300-500給的薪水其實不會比前50少。而NTU,NUS的畢業生會有點傲慢的不願意接受不出名的公司。

說大部分都是engineer,怎麼說呢,有一定原因吧,但是我個人覺得engineer也能轉型,真的看個人。
不過我覺得更深的原因,我個人感到的是這樣的:
1,SMU的學生從大一開始就一直被逼著去演講,去單獨闡述自己的觀點,去用英文進行國內整個本科或者研究生4年才一次的答辯,這個基本上每個學科都有類似的東西。所以SMU的學生表達能力,展示自己,參加討論,還有networking的能力都比NTU,NUS的人強,這一點尤其在中國留學生之中強。坡人自己沒有語言劣勢,但是中國留學生練了4年的和沒練四年的一到面試的時候就看出來了。
2,SMU的學生更通人情世故,SMU上課都是以小組來分類的,有些時候「大腿」一個班也就只有幾個人,如何做到抱大腿,如何跟不厲害的學生競爭過「大腿」的小組,這都是我們要考慮的。所以在找實習,找工作方面,SMU的學生更加aggressive,也更加敏銳。舉個例子,當年老婆在Citibank的校招會結束之後就要到了演講者還有很多人的聯繫方式。當時citibank亞太老大跟我老婆講,他對SMU的學生印象就很好,因為SMU的學生在宣講會之後都會要名片然後單獨邀請去喝咖啡,去試著了解他們所做的。NTU,NUS的人就沒有。
3,SMU學生互相幫助,這也許是因為SMU裡面中國人比較異類,一直是被排擠的,所以抱團幫忙是很重要的。NTU,NUS中國人就比較多了,而且課程中需要抱團取暖的比較少,所以就算那個人很厲害,也會被自己人排擠。至少我們這一屆都覺悟了,有一個好機會,不會藏著掖著,都是找一幫好友去一起去申請,因為我們至少知道,我們上不了絕對不是一兩個好朋友的原因,我們的「敵人」是整個新加坡。朋友上去了至少可以幫忙內推,或者下一個機會我們就能上了。NTU,NUS就我所知至少中國人的內部競爭就很厲害了,估計都是好學生的原因吧。
4,NTU,NUS很多隻來拿文憑的,其實很多學習很好的富二代們都喜歡來新加坡拿文憑,自己確實也很厲害,但是太多的回國的人,所以也是拉下去平均數的一個原因吧。

其實講真,至少在10年前,作為SMU的學生,如果我們去了一個大公司的assessment center,SMU的學生都會比較同組分了幾個NTU,NUS的。比如
「我們組6個人4個NTU的engineer,這把穩了!」
「我完蛋了,我這邊4個SMU的同學,還有一個美國回來的,唉,都插不上嘴」
其實吧,第一份工作或者找實習,在新加坡絕對是要看soft skill的,hard skill只要不是很差的話都是看soft skill的。NTU,NUS的學生hard skill沒得說,soft skill的話,不能說全部,平均下來的話應該是被完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