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服务、建筑、运输和金融业的乐观情绪带动下,新加坡商业乐观指数连续六个季度上扬,达三年来最高水平。由此可见,新加坡多数本地企业主信心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在全球贸易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批发贸易业的商业情绪仍然好坏参半。

图源:FACEBOOOK
商业乐观指数连续六个季度上扬
近日,根据新加坡商务信贷资料中心发布的商业乐观指数报告,商业乐观指数环比上升0.39(百分点,下同)至5.45,同比则上升0.97。
据悉,商务信贷资料中心每季度会向新加坡本地主要领域的200名企业主和高管展开调查,了解他们对下一个季度的销售量、净利、招聘、新订单、库存,以及销售价格六方面的展望。
根据调查,2025年第一季度六项指标中的四项保持扩张状态。其中包括销售量和净利环比上升0.05至7.46;售价环比上升1.48至8.15;新订单从2.96环比涨至3.7;就业保持扩展性为5.93;至于库存指标没有明显变化,保持在零的水平。
若与去年同期相比,六大指数中有三个指标在第一季有所改善。例如,销售量和净利上升,库存水平从收缩转为持平。另一方面,售价、新订单和就业水平则下跌。
金融业表现最为乐观,批发业情绪略有放缓
值得关注的是,在行业展望方面,金融、建筑和运输业的表现最为乐观,批发业的情绪在2025年第一季略有放缓。
数据显示,在金融业的六项指标中,有五项都处于扩张状态。它的销售量和净利增长显著,从第四季的28.57上升至35.71;就业从14.29上升至21.43;新订单和库存则保持不变,维持在7.14的水平;售价则有所恶化,从7.14下降至零。

图源:FACEBOOOK
与此同时,运输业同样有五项指标处于扩张状态,其中销售量和净利从25大幅放缓至8.33;售价从16.67下降至8.44;就业从25放缓至16.67;库存和新订单则维持不变,分别保持在零和25的水平。
此外,建筑业有四项指标处于扩张区间,尽管销售量和净利从23.08下降至15.39;售价和就业维持在23.08。建筑业的新订单维持在零的水平,库存从今年第四季的7.69,在明年第一季降至零。
不仅如此,新加坡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信心也明显改善。前者的六项指标中有五项处于扩张,包括销售量和净利从零回升至7.69;库存和就业也从零回升至3.85;相比之下,第四季仅有两项处于扩张。后者情绪同样乐观,有四项处于扩张,包括销售量和净利从2.27上升至4.55;售价从9.09上升至13.64,以及新订单从零增长到2.27。
相较之下,批发业情绪略有放缓,六项指标中只有两项处于扩张,不及第四季的四项。销售量和净利从6.67下降至零;新订单和库存维持在零;就业维持在6.67;售价从零上升到6.67。
对此,商务信贷资料中心总裁谢慧卿表示,在全球贸易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批发贸易业的商业情绪仍然好坏参半。虽然新加坡商业乐观情绪达到三年来新高,但近几个月来,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
然而,考虑到某些下行风险因素,比如美国加征关税或加息等情况,很多经济师对新加坡明年商业环境仍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