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又有人被罚了!
因为自己家里的马桶生出蚊子🦟,新加坡一女子喜提1400新元罚单。
但是她不服,就此事上诉新加坡高庭!

图源:cna
女子不服!马桶生蚊虫罚1400新 曝光曝光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
2022年5月,本地女子许小姐住的地方是当时骨痛热症的高发区。
执法人员在该区抽检调查各住家的伊蚊滋生情况,一般是查看各家花盆底、水桶、马桶、撑衣杆、院子沟槽等地方。
政府的官方指导书内也有说明👇

到许小姐家里的主卧厕所检查时,执法人员发现这里的马桶有伊蚊滋生,现场就采集了样本。
许小姐当时就觉出苗头不对。她问执法人员采集样本之后会怎么样?对方回应说可能会产生罚款。
就这么一个“小事”就跟罚款挂钩了,许小姐当下就觉得不服。她开始跟执法人员反复解释:
“这个房子是打算出租给其他租客的,在等租客搬进来,主卧的厕所没有人用。”
“我自己都很少回来住。”
“现在骨痛热症高发期,我自己就住这,也是受害者。”
“所以这个罚款对我来说不公平,出现蚊子也不是我的责任。”

图源:CNA
那是不是许小姐的责任呢?根据执法人员采集到的马桶水样本,确实在里面发现了伊蚊繁殖痕迹。
许小姐也不想认账。
“这些蚊子也有可能是自己飞进来的。我并没有批准这些蚊子飞进我的屋子,到我的马桶里生卵繁衍。所以它们是不请自来,并不是我的责任。”
不仅如此,据执法人员的回忆。当时在现场发现伊蚊后,执法人员按正常流程要求屋主灭虫,但遭到了许小姐的反对: “我信佛,不杀生。你们帮我灭吧。”
于是执法人员只能自己动手在许小姐的屋内烧热水倒进马桶,并且需等15-30分钟后才能冲水。
也因此记住了许小姐这个“个例”,因为一般情况下屋主都会自己灭虫。

图源:海峡时报
事后许小姐接到罚单,就马桶滋生伊蚊一事罚款200新元。许小姐不服,认为自己并没有“制造有益蚊虫滋生的环境”,不服罚款,于是闹上法庭。
等到审讯结果出炉,许小姐也傻眼。她原本因马桶生蚊一事需缴200新,现在因抵触法令(控制害虫与杀虫剂法令)罪上加罪,罚款1400新。

法官是怎么说的呢?(意思如下)
“按照你的说法,蚊子是自己飞进来的跟你无关。那么新加坡所有屋主主要不动家中有积水的容器,就不需要对滋生蚊虫负责。如此一来,蚊虫将不受控地无休止繁殖下去。”
据最新消息,许小姐还是不服这个判决,打算将此事上诉高庭。

图源:海峡时报
大家觉得再上诉后果会如何呢?
从2020年7月15日起,新加坡家中被发现伊蚊滋生处的,罚款300新元。一再违规的可处以最高罚款5000新元和最高达3个月的监禁。
这条律令几乎堪称新加坡必须懂的生活法则之一,本地生活的多数居民都知道应该如何避免家中生蚊。

不仅如此,新加坡政府也是全方位宣传防蚊。

许小姐这一案发生的时间,刚好是去年骨痛热症的高发期,病例达到2969起。
伊蚊是骨痛热病毒的载体,被携带病毒的蚊子咬了后,很快就会出现症状,通常是发热、起皮疹还会全身疼痛,不致死但是会疼到骨子里。
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感染骨痛热症后还是很危险,有的甚至致死。
因此新加坡人堪称谈蚊色变,因为本地人对骨痛热症的免疫力低,再加上新加坡气候有利于蚊子滋生。

所以许小姐说的一通蚊子是自己到处飞的,跟我没关系这样的话在法官面前只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说辞。
如果不对这种行为加以纠正,不重视,无约束,别人看到这个人做了没事也有样学样,那么新加坡会怎么样?
事实上,新加坡在外国人眼中很多“严刑峻法”,奇葩罚款就是因此而设。
新加坡的严刑峻法 曝光曝光
以曾经很火的踩地雷游戏为例。
熟悉新加坡的人,罚款雷区情况可能如下。大部分雷区都能避开,但仍旧可能存在某些未开发区。比如开车讲电话、非吸烟点抽烟。

不熟悉新加坡的人,踩雷几率高一些,最大的原因就是新加坡对于一些个人生活习惯,尤其是公共场所行为上升到了法律约束。
所以踩雷几率也不是随机的,只要提前了解规则即可。

椰子盘点了在新加坡生活的几种常见情况。不知道大家碰到过多少呢~
01. 犀鸟
一大清早,你刚醒来走到窗户发现来了一只犀鸟,降落在空调外机上跟你问好,还怪有礼貌?

图源:🍠@-爱吃薯条-
但是你又不能拿吃的招待它,因为在新加坡会罚款哈哈哈~
❌ 根据新加坡的《野生动物法令》,任何人不得故意喂养野生动物。这指的是任何野生动物物种,包括幼崽。初犯可被处以最高5000新元的罚款,而屡犯者将面临不超过10000新元的罚款。
之前本地有一女子累计5次喂鸽子跟八哥,最后被罚款3000新元。

图源:🍠@-爱吃薯条-
✔️但如果你是喂养邻里社区,比如组屋下的流浪猫猫,这是可以的。根据法令,狗、猫、羊等家养动物、喂养社区猫狗等都合法。
但如果你忘记做这件事
就踩雷了👇
02. 喂猫
喂社区流浪猫狗不犯法,如果你把用于喂养的食物残渣留在原地不管了,或者忘记带走/清理,那不好意思,这个性质就不同了~

❌ 根据《环境公共卫生法》,那些未能清理用于喂养社区动物的食物的人也可能因乱扔垃圾而被处以最高 2000新元的罚款。重犯者最高罚4000新元,屡犯不改的最高罚10000新元。
除上述行为以外,一般常见的垃圾如包装纸、塑料瓶、烟蒂和食物等等,随手一丢也是触犯法律。很多来新加坡的人第一印象就是干净。
但这种干净也得经过多年的努力。
过去五年(2017-2021),新加坡有关乱丢垃圾的罚单平均值为2万7200份。

图源:环境局,早报制表
根据2023年环境局最新数据,2020年-2022年这三年内,罚单平均值为1万7200份。

对于高空抛物这一行为开出的最高罚单为7200新元!
如果你忘记做这件事
视同乱丢垃圾👇
03. 在外用餐
2023年6月1日起,公众在小贩中心用餐后,必须清理用过的餐具和归还托盘,桌面上也不能留下纸巾和菜渣骨头等垃圾。不这样做的后果是——
❌ 初犯者将接获书面警告。第二次违例销案罚款为300新元,第三次则可被控上庭。一旦上庭,刑罚与乱丢垃圾相同,根据《环境公共卫生法令》,最高罚款金额可达2000新元。

图源:Today online
根据环境局的数据,新加坡小贩中心的托盘和餐具归还率已经从2021年8月的65%提高到2023年的90%。

至于为什么对民众要有这个要求呢?
——初衷还是因为新冠,流行性病毒最容易口手入侵。维护公共场所卫生和清洁,就变成了人人能做的事。这个卫生措施相当于是从细节规范以求大局稳定,还能对未知危机防患于未然,毕竟新冠现在也没真的完全结束,而且也不会成为最后一种病毒。
如果碰到这种情况
属于爆双雷👇
04.带榴梿
新加坡有很多榴梿卖,但如果想要打包带回家吃,怎么带也是个学问。
❌ 新加坡明令禁止公共运输系统不能携带榴梿。例如巴士、地铁。
这个月就有一个安娣带榴梿上巴士,碰到司机阻拦后,安娣为了搭车把榴梿丢外边路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