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菜单
3、用Grab软件打车,和国内“滴滴”同款操作。
4、办张公交卡,多充无妨,因为便利店可刷公交卡,工本费不退,索性就留着吧。
5、寸土寸金的新加坡和香港一样,住宿贵、房间小,提前预定吧,不然溢价时更肉痛。
05

观感
感动,是新加坡留给我最深刻的观感。
好山好水略看过一些,然而最能打动我的,永远是那些人类宝贵的、令人感动的品质和精神。
看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敦厚纯良、血浓于水”的中华文化在南洋开枝散叶,心中有说不出的骄傲与自豪以及阵阵酸楚,从1965年被马来西亚一脚踹出时的一穷二白,到今天的宜居、发达,不过短短几十年,难以想像早期开拓者们经历了什么。
不少新加坡人常说,没有李光耀就没有今天的新加坡,可见李光耀和当代新加坡的发展历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加坡正式独立后,李光耀和其团队就通过周详的规划,积极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成功吸引大量外国的投资,在短短三十年里取得的经济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在他任期内,他延续并完善英国人留下的公积金制度,进行教育以及公共住房改革等多项政策,这些措施摆脱了新加坡土地面积狭小、没有天然资源的客观局限。他和领导班子鞠躬尽瘁,在短时间内让新加坡取得耀眼的经济成就,因此不少老一辈以及在独立前后出世的新加坡人,都对他和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心存感激。

多家悬挂着国旗的新加坡“组屋”
新加坡的发展和稳定,为周边国家包括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等国的人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不单是新加坡民众和政要,一些国外媒体也肯定了李光耀对新加坡和周边区域的贡献,形容他为“亚洲巨人”。
不过李光耀也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政治人物,他成功打造了一个经济奇迹,但他打击政敌以及钳制新闻和言论自由的手段也同样举世闻名,经常受到西方媒体的批评,形容他是独裁者。
他本身对此也毫不避讳,直言媒体和言论自由必须服从于国家的利益,表示自己从不在乎民调结果和民众的支持率,更坦言:在受人爱戴和令人畏惧这两者之间,他宁可选择后者,因为“如果谁都不怕你,那就毫无意义了”。


这是一个把教育和体育印在钞票上的国家
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是北京的6倍!
人口密度全球第二!!
却并不拥挤!!!
特意翻看了一下资料,原来减少人流最好的办法,就要让大家尽量“少出门”。“新加坡城市规划之父”刘太格意识到,除了居家生活外,购物、工作、教育、医疗是人们移动的主要原因,所以他提出了“卫星镇”的规划方案。
“卫星镇”的概念大家并不陌生,新加坡是这样操作的:
新加坡的大巴窑组屋区将地铁站、银行、商场、社区学校、社区体育馆、社区图书馆、公园,都和居民区紧密结合。5-10分钟内可步行解决各种需求。这样的社区规划几乎成为新加坡每个居民区的标配。

图片来自于网络
“卫星镇”使居民们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本地化。避免了因为购物、就医、上学等长距离移动,涌入固定区域造成拥挤的情况,分解了中心地带的压力。
与此同时,新加坡有大量开放式建筑。居民区的住宅、医院、图书馆底层“镂空”,形成开阔的公共区域,让人们可以自由穿行。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为了最大限度留出“空旷”没有障碍的平地,新加坡还建设了不少地下与高层停车场。所以,你很少会看到地面停满车的画面。

图片来自于网络
其他很多国家都是在同一路线划分不同车道,新加坡则是不同线路划分不同车道。比如步行、径跑、自行车、电动车等都不在同一方向,以此分流。

与此同时,新加坡地下也承担了相当重要的分流作用。新加坡已被挖到了地下80米。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还有一个王炸就是:新加坡的私家车非常贵!!作为发达国家,新加坡的拥车量只有10%左右。大多人止步于140%的附加注册税、31%的关税和车费,而且拥车证的有效期只有10年......加完各种税以后,街上跑的大多都是百万豪车了。
因此,新加坡建立了发达的公交线路,平均每300米远就有一处公交车站。这样的设计,也使得公交车停站非常多,政府还贴心的设计长廊,从组屋中穿出,方便无论在骄阳下或是暴雨中,大家都能顺利搭乘公交。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因为国土面积狭小,国人经常称呼新加坡为“坡县”,但其实这里绝对值得你花上大量时间好好品味。
吃货的天堂、文化鸡尾酒、世界级的人工景点,是新加坡的王牌。
作者简介
April,一名政治老师,人称阿波罗老师、“阿领队”,曾靠一双长腿趟出地理文化,靠泳装穿行西伯利亚。
(本文原发于公众号 阿波罗日记,感谢作者授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