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都知道,孩子通过AEIS考试后,就能成功入读新加坡的政府学校。但是,你知道被录取的孩子有99%的可能,会被分配到邻里学校吗?

什么是邻里学校?政府学校还分这么多类型吗?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今天用一篇文章来解释清楚!
什么是邻里学校?
所谓邻里学校,可以理解为开在社区里的普通学校,因为这些学校一般在邻里区。
当然,有不少邻里学校的学额也是比较紧张的,申请难度也会不小。
在新加坡民间,新加坡政府小学一直有名校小学和普通小学的说法。

尽管政府总是推广“每一所小学都是好小学”的理念,也取消了官方的学校排名,但是家长们对于“名校”的偏爱还是一直存在。
名校又有哪些?
GEP学校
在新加坡,政府小学有200多所,但是家长们热捧的“名校”却是屈指可数。
而其中占大多数的,就是开设了GEP学校。
GEP,全称为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能够进入这个天才班的学生,大约是新加坡顶尖的1%的学生。

GEP的教材和主流的教学大纲是不同的,管理也是教育部直接管理,教师、教材、设备、考试等都是特别安排,可以说GEP班是个“校中校”。
开设GEP天才班的九所小学:

SAP学校
除了GEP学校,家长们还经常听说SAP特选学校。
SAP特别辅助计划(Special Assistance Plan)是新加坡政府自1979年起设立的中学教育课程。
目的是让那些学术成绩优异、精通母语及英语的学生,在除英文之外的其他科目中使用母语为第一语言,并学习更加高级的母语课程。

该计划由指定的学校实施,而拥有SAP课程的学校,就称为“特选”学校。目前,SAP课程仅在指定的几所中小学实行,在未来还会继续扩大。
差别很大吗?
看到这里,相信家长们会有疑惑:这些“名校”和邻里学校差别真的有这么大吗?
对于这一点,家长们一定不要过于焦虑。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邻里小学发展的重视,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加上生源分布较均衡,也有一些邻里小学成绩骄人,甚至超过传统名校,跻身新加坡前十,成为新兴名小。

比如儒廊小学(Rulang Primary),就曾连续几年力压一众传统名校,成为新加坡排名前三的小学。
学校创立于1929年,致力于培养追求卓越的未来学者,曾在2009年度荣获新加坡最高学校奖项“卓越学校奖”。
其创新的课程设置,充分激发每一位学子的科技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相同
政府为每所学校提供相同的政府资源,确保了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教学内容的统一也确保了教育公平,避免了因学校不同而产生的教学质量差异。

而在GEP特选学校,也只有那一两个GEP高才班,才会执行“特殊的教学内容”因为这些GEP班里的确实是百里挑一的“天才孩子”。
特选学校其他的班级,也都学习跟其他小学一样的教材,统一使用新加坡教育部的教学大纲,没有特殊对待。
老师统一分配
在新加坡,想要成为一名普通的新加坡教师,需要先接受一年国立教育学院的培训,达到教育局要求的水平后,才能成为老师,之后由教育局统一分配去向。
所以,新加坡公立学校的老师都是统一分配的,不存在分配不公平的问题。
而且,新加坡的老师还会在不同学校之间进行流动,这也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到不同的教学风格。
而公立学校的校长每隔三四年,也会进行一次调动。这也保障了新加坡公立学校在教学资源上,基本可以做到平衡统一。

在2024年,新加坡52所学校校长就要进行一次大换血,包括了华侨中学、南洋初级学院、莱佛士书院、爱同学校等家长追捧的名校。
设备齐全、各有特色
新加坡各个政府学校的文化确实会很不一样。有些是会馆旗下的学校,华族文化浓重;不同宗教旗下的学校带不同的宗教色彩,还要祷告。
但是在设施配备上,邻里学校并不比那些名校差,而且是设备齐全、各有特色。
所有学校的每个课室都配备有现代化的电脑、白板、投影仪、麦克风和音箱。

除了以上这些,学校还配备有干净整洁的学生餐厅、彰显双语教育特色的活动布告栏、各种运动场地、有着各种植物的小花园等等,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提供了生动真实的素材和空间。
可以这么说,放眼新加坡所有的政府学校,随便选一间,其软硬件都足以媲美国际的名校。
小结
名校确实也有其优势,比如资金充足、大多创办时间早、有比较好的文化传统。不过,即使是孩子去了普通小学,也不需要焦虑,至少孩子们没有在教育上缺失任何东西。
踏入新加坡政府学校只是新征途的一个开端。我们都知道新加坡实行的是分流教育,所以通过不懈努力,孩子完全是可以在未来进入新加坡的优质学校的!

家长和孩子们接下来更应该做的,应该是以乐观的心态步入校园,并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加激烈的角逐——小六会考考试和中学毕业的剑桥 O level 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