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都知道,孩子通過AEIS考試後,就能成功入讀新加坡的政府學校。但是,你知道被錄取的孩子有99%的可能,會被分配到鄰里學校嗎?

什麼是鄰里學校?政府學校還分這麼多類型嗎?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
今天用一篇文章來解釋清楚!
什麼是鄰里學校?
所謂鄰里學校,可以理解為開在社區里的普通學校,因為這些學校一般在鄰里區。
當然,有不少鄰里學校的學額也是比較緊張的,申請難度也會不小。
在新加坡民間,新加坡政府小學一直有名校小學和普通小學的說法。

儘管政府總是推廣「每一所小學都是好小學」的理念,也取消了官方的學校排名,但是家長們對於「名校」的偏愛還是一直存在。
名校又有哪些?
GEP學校
在新加坡,政府小學有200多所,但是家長們熱捧的「名校」卻是屈指可數。
而其中占大多數的,就是開設了GEP學校。
GEP,全稱為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能夠進入這個天才班的學生,大約是新加坡頂尖的1%的學生。

GEP的教材和主流的教學大綱是不同的,管理也是教育部直接管理,教師、教材、設備、考試等都是特別安排,可以說GEP班是個「校中校」。
開設GEP天才班的九所小學:

SAP學校
除了GEP學校,家長們還經常聽說SAP特選學校。
SAP特別輔助計劃(Special Assistance Plan)是新加坡政府自1979年起設立的中學教育課程。
目的是讓那些學術成績優異、精通母語及英語的學生,在除英文之外的其他科目中使用母語為第一語言,並學習更加高級的母語課程。

該計劃由指定的學校實施,而擁有SAP課程的學校,就稱為「特選」學校。目前,SAP課程僅在指定的幾所中小學實行,在未來還會繼續擴大。
差別很大嗎?
看到這裡,相信家長們會有疑惑:這些「名校」和鄰里學校差別真的有這麼大嗎?
對於這一點,家長們一定不要過於焦慮。
近年來,隨著政府對鄰里小學發展的重視,合理分配教育資源,加上生源分布較均衡,也有一些鄰里小學成績驕人,甚至超過傳統名校,躋身新加坡前十,成為新興名小。

比如儒廊小學(Rulang Primary),就曾連續幾年力壓一眾傳統名校,成為新加坡排名前三的小學。
學校創立於1929年,致力於培養追求卓越的未來學者,曾在2009年度榮獲新加坡最高學校獎項「卓越學校獎」。
其創新的課程設置,充分激發每一位學子的科技創新精神。
教學內容相同
政府為每所學校提供相同的政府資源,確保了每個孩子都能接受到高質量的教育。
教學內容的統一也確保了教育公平,避免了因學校不同而產生的教學質量差異。

而在GEP特選學校,也只有那一兩個GEP高才班,才會執行「特殊的教學內容」因為這些GEP班裡的確實是百里挑一的「天才孩子」。
特選學校其他的班級,也都學習跟其他小學一樣的教材,統一使用新加坡教育部的教學大綱,沒有特殊對待。
老師統一分配
在新加坡,想要成為一名普通的新加坡教師,需要先接受一年國立教育學院的培訓,達到教育局要求的水平後,才能成為老師,之後由教育局統一分配去向。
所以,新加坡公立學校的老師都是統一分配的,不存在分配不公平的問題。
而且,新加坡的老師還會在不同學校之間進行流動,這也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享受到不同的教學風格。
而公立學校的校長每隔三四年,也會進行一次調動。這也保障了新加坡公立學校在教學資源上,基本可以做到平衡統一。

在2024年,新加坡52所學校校長就要進行一次大換血,包括了華僑中學、南洋初級學院、萊佛士書院、愛同學校等家長追捧的名校。
設備齊全、各有特色
新加坡各個政府學校的文化確實會很不一樣。有些是會館旗下的學校,華族文化濃重;不同宗教旗下的學校帶不同的宗教色彩,還要禱告。
但是在設施配備上,鄰里學校並不比那些名校差,而且是設備齊全、各有特色。
所有學校的每個課室都配備有現代化的電腦、白板、投影儀、麥克風和音箱。

除了以上這些,學校還配備有乾淨整潔的學生餐廳、彰顯雙語教育特色的活動布告欄、各種運動場地、有著各種植物的小花園等等,為孩子的學習成長提供了生動真實的素材和空間。
可以這麼說,放眼新加坡所有的政府學校,隨便選一間,其軟硬體都足以媲美國際的名校。
小結
名校確實也有其優勢,比如資金充足、大多創辦時間早、有比較好的文化傳統。不過,即使是孩子去了普通小學,也不需要焦慮,至少孩子們沒有在教育上缺失任何東西。
踏入新加坡政府學校只是新征途的一個開端。我們都知道新加坡實行的是分流教育,所以通過不懈努力,孩子完全是可以在未來進入新加坡的優質學校的!

家長和孩子們接下來更應該做的,應該是以樂觀的心態步入校園,並積極應對即將到來的更加激烈的角逐——小六會考考試和中學畢業的劍橋 O level 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