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发达城市,不仅拥有全球领先的经济,还拥有友好的创业政策,世界上众多企业家都纷纷来此创业。
当然,有新加入的创业者,也有注销离开的企业,在新加坡注销企业也有严格的流程。

今天,如果新加坡的公司决定不再经营,可以向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制局申请将公司注销,从登记册中删除公司名称。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公司可以向 ACRA 申请从登记册中删除其名称。
如果有合理理由认为该公司没有开展业务,并且该公司能够满足注销标准,ACRA 可以批准该申请。
如果公司已注册 GST(消费税) 并且不再开展业务,则必须向 IRAS 申请取消 GST 注册。


公司将任命一名清算人或临时清算人来结束其事务,并根据《公司法》/《破产、重组和解散法》提交必要的报告。
成员自愿清盘:如果董事认为公司能够在清盘开始后的 12 个月内全额偿还其债务,公司可以决定自愿清盘。
债权人自愿清盘:如果公司的董事认为由于其负债而无法继续其业务,公司可以决定选择“债权人自愿清盘”。
强制清盘:在某些情况下,公司可能会根据法院命令清盘,例如:公司无力偿还债务。
法院可委任清盘人结束公司事务,如法院未委任清盘人,破产管理署署长即为公司的清盘人。


为微型和小型公司提供简单、快速和低成本的程序,以协助公司清盘或企业债务重组。
SIP 下有两个独立的程序:
简化清盘计划 (SWUP) 为微型和小型公司提供简化的债权人清盘程序。这适用于公司资不抵债、打算停止业务并选择清盘的情况。
简化的债务重组计划 (SDRP)使微型和小型公司能够重组其债务,同时保持可行以扭转业务局面。
微型公司被定义为年收入低于 100 万美元;小公司被定义为年收入低于 1000 万美元。


例如,如果指定接管人为公司债券持有人的利益执行抵押,则公司的财产可能会被置于接管之下。

如果公司或其债权人认为公司无法/将无法偿还其债务,并且有合理的可能性使公司重振,法院可根据申请,而不是诉诸清盘, 责令将公司置于司法管理之下。
建议:一般推荐符合除册标准的新加坡公司选择第一种注销方式、费用相对低,手续相对简单、时间也相对快。

若新加坡公司从成立日起,从未发生过任何经营行为,也没有开立过银行账户,是可以直接递交注销申请的。
若新加坡公司已收到税局发的税务申报表,但还未申报给税局,这就需要在申请注销之前,向政府提交说明信和申报表,申请豁免税务申报,在通过注销时就无需再提交申报表了。

值得注意的是,申请注销前,公司不能拖欠新加坡税务局(IRAS)、中央公积金(CPF)委员会和任何其他政府机构的税务申报表及税金,否则公司的注销申请是会受到税务局的反对。
而且,申请注销时,公司的税务申报是税务局注销审核的重点,所以,在这期间,公司需要准备相关税务资料提供给税务局,自行核查是否已完成税务的申报工作。
公司可以在税务局官网进行查询是否有税款未付或其他的税务问题尚未解决:https://mytax.iras.gov.sg

其他需要满足的注销标准:
自公司成立以来,该公司尚未开始营业或已停止交易。
该公司没有欠新加坡国税局(IRAS),中央公积金(CPF)董事会和任何其他政府机构的未偿债务。
费用记录中没有未清费用。(包括:任何罚金和税金、任何抵押和贷款)
该公司不参与任何法律诉讼(在新加坡境内或境外)。
该公司不受任何正在进行的或未决的监管措施或纪律处分程序的约束。
截至申请日,该公司没有现有资产和负债,也没有未来可能产生的或有资产和负债。
所有/大部分董事都授权您作为申请人提交在线申请,以代表公司注销。


准备公司最新的注册证书及注册纸。

注销需要提供到截止公司没有运营那天的财务报表。
当公司注销完毕后,仍需要在之后的5年内,保留好公司每年的财务报表,以备税局查验。


公司注销前,需要召开全体董事股东大会,对公司注销进行讨论决议,最后把符合全体董事股东意愿的决议一并提交给政府。
如果公司还没有经营,需提交董事确认书。



如果公司符合上述条件,可以使用 SingPass 或 CorpPass 通过 BizFile+ 在线提交注销申请。
只有在申请获得批准后,ACRA 才会向公司的董事、秘书和成员发出通知,告知注销申请。


一旦申请获得批准,ACRA 会将注销通知发送到公司以及其高级职员(如董事、公司秘书和股东)在我们记录中注册办事处地址的地址。
在这期间如没人反对,或者没有需要补的资料,就会进入为期3个月的注销公示阶段。


注销申请获批后 30 天后,如无异议,ACRA将在《政府公报》上公布公司名称,这被称为第一次公示。
在第一次公报通知后的 60 天后,如果没有人反对,ACRA 将再次在政府公报上公布公司名称,公司名称将从登记册中删除,将注明公司被注销的日期,这被称为最终公示。
从递交申请到流程结束总共需时4个月左右,共计收到ACRA三封信函,最后一封信件会确认公司的正式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