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局将批准昆虫可食用 餐饮业者部署将昆虫入菜

新加坡食品局预计今年下半年批准16种昆虫当成食品,到时在餐馆和超市或许就能看到昆虫食品。而本地早有一群人在推广和研究食用昆虫产品。
一名餐馆业者还积极部署将昆虫纳入菜单,成为美味佳肴。餐馆计划新政策施行后正式贩售昆虫菜肴,每道售价介于10到20元不等。
大麦虫、蝉、蝎子等等,这些可不是昆虫标本,而是昆虫学家符懋昇的零食。
昆虫学家符懋昇说:“这些是我这八年来吃的虫子,大部分都是经过烤箱烘干处理的,然后只是稍微加点盐来提味。”
符懋昇认为昆虫食品好处多多。可以作为另一种蛋白质来源。
养殖一公斤牛肉蛋白所需的时间和水可能需要数月、数年的时间但是养殖等量蛋白质的昆虫例如蟋蟀可能只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也有本地业者发现把昆虫作为蛋白质来源大有可为。
食用昆虫公司联合创办人陈凯恩说:“2020年开始的,我们是新加坡的第一个公司把昆虫变成食品给人吃。”
公司从泰国进口蟋蟀粉,加工成蛋白棒,百多人试吃后,反馈良好。虽然目前蟋蟀蛋白棒只能预购,不过已有食品经销商表示有兴趣。而本地餐饮业者也对食用昆虫跃跃一试。
螃蟹之家老板黄泯莱说:“今天很特别的,我们邀请了很多美食家,博主还有网红这些来试我们的昆虫的一些菜。”
为了推广昆虫食品,老板找到研究蟋蟀棒的陈凯恩,从泰国引进大麦虫、蚕等可食用昆虫,一同策划试吃活动。
黄泯莱表示:“我们今天准备了黑胡椒螃蟹的一道菜,我们把蟋蟀放在里面。另一道菜我们用的是大虾,把那个蚕放在一起。”
试吃顾客郭成福表示:“口感跟味道我觉得恰到好处。在泰国没有那么卫生,所以我不敢尝试。可是在新加坡我觉得是安全的话,在安全情况之下我会去吃。”
另一名试吃顾客黄楒闵则说:“我很期待说可以把它纳入我平时的日常饮食。因为昆虫的蛋白质高很多而且也比较环保。”
使用昆虫入菜成本会提高,不过餐馆并不打算调高售价。更看重的是未来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