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是中国瓷器中的精品。它曾以清新典雅的风范征服世界。你回家翻翻碗碟,很容易就能找到几件。灯展中陈列了三只巨型青花瓷瓶的彩灯,每只瓷瓶的四面是圆形的平面。三只瓷瓶的十二个平面上印着十二生肖。

走廊是中国建筑的重要一部分。在拱形走廊上方挂满彩灯,走廊就变成了灿烂的灯廊。一般游客走过这里拍下第一幅照片,就去寻找下一个彩灯。如果你愿意做长时间的停留,在灯廊中把镜头挑起,你便会找到不寻常的月光喷发的景致。



木偶提线,台上台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因为其中的许多部分深藏在民间。中国的传统社会总体上算是君主专制,但是同时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多得是。灯展的最后两项就以中国的民间艺术为主题。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到中华文化深厚的基础,及其强大生命力的缘由。

提线木偶算不上国粹。在德国生活时发现,德国的木偶技术非常发达和普及。但是中国的木偶自有中国的特色,包括舞台和服装设计。猜测台上的两位主角分别是杨宗保和穆桂英。




剪纸如画,儒家精华

与中国的绘画一样,中国的剪纸艺术体现著中华文化独特的世界观念。中华文化对阴阳、有无和虚实有着独特的深入理解。在西方绘画中极少留白,但在中国绘画中经常是阴阳相生、虚实互化。时常发生的是,画中的空白正是画的主体。剪纸艺术把这种虚实观念运用到了极致。所以我们看到,在大部分的剪纸作品中都是剪去的部分大大超出留下的部分。

在鲜花彩灯的簇拥中,七幅剪纸作品集中展现了儒家的基本理念。希望朋友们观赏这组彩灯时不要只是关注耀眼的鲜花。在视觉上展示儒家文化,少不了儒家理念的几个像标:关羽、包拯和岳飞,因为他们是几个重要儒家理念的化身。供奉这几个文化像标的庙宇遍布大中华地区。三位像标在剪纸中都可以找到。




上面我们从道家的仙境开始,以儒家的理念结束,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对自己的文化做了一次深入的体验。新加坡虽是弹丸之地,但却非常国际化。多年海外闯荡,我能辨认多门外语。即便如此,埋头拍摄之时,身后仍不时传来用陌生语言的谈话。许多外族人看了彩灯,为中华文化的精深而震惊。作为华人,我们同样需要不时地对自己的文化做深入的反思。在思想迷茫的时代就更有这个必要。
比较人类的主要文化,为什么中华文化几千年来能够得到最好的传承?现在我对这个问题有了较深入的理解。现代西方人讲政府之外的公民社会,而中国在官府之外则有一个更加深厚的文化江湖。几千年里中国改朝换代了几十次,但是这个文化江湖却不断地延续和演进。正是这个深厚的基础,使得中华文化能够穿越世道的昏暗、社会的扭曲和民族的危难,一直传承到今天,并且还会一直传承下去。
(文:卢延风,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嘉山岩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