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山好汉”手持短棍不断敲击,随着锣鼓声边走边跳。(新明日报图)
(新加坡讯)狮城道教团体新会所落成,特邀潮汕英歌队来新游行演出,“梁山好汉”首次亮相狮城,吸引当地公众追捧。
新加坡三清道教会总务陈荣华(61岁)受访时告诉《新明日报》,为了会所乔迁盛典,三清道教会安排了一系列表演节目,最具特色的是来自广东揭阳的聚义英歌队。
陈荣华说,英歌队虽然在中国潮汕地区享负盛名,但多数本地公众并不熟悉:“除了希望让庆典更加热闹,我们也让大家看看英歌队的风采。”
英歌队的游行队伍前天从基里玛路出发,途经芽笼鹏峰宫、文庆路水江庙、勿洛北三清宫、洛阳大伯公庙、韭菜芭城隍庙五处庙堂,最后抵达乌美新址。
英歌队成员盛装演出,队伍中满是“梁山好汉”,包括“及时雨”宋江、“九纹龙”史进、“黑旋风”李逵等。数十名表演者穿街走巷,卖力表演,为众人献上精彩表演。
到场支持的公众高秋燕(58岁,书记)受访时说,游行的画面非常壮观,英歌队让她留下深刻印象。
“本地没见过英歌队的表演,这是一个相当新鲜的体验。”
英歌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英歌舞在中国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俗称“中华战舞”,是一种融合武术、戏剧、舞蹈的表演形式。
源自《水浒传》中攻打官府救人的典故,队员们打扮成“梁山好汉”模样,手拿两根短木棒上下左右相互敲击,矫健的动作配合着强劲的锣鼓声,场面相当热闹。
英歌队在当地一般受邀在重要场合表演,例如游神庆典和春节及中秋等传统节日。
邀请团队来新 共花费四五万
三清道教会总务陈荣华透露,邀请数十人的团队来新加坡并不容易,费用也不少。
“通过友人寻找、接洽,费了一番周折才促成本次演出。聚义英歌队只收取象征性费,加上机票住宿等费用总共四五万元(新币;近15万令吉),全由我们的名誉会长赞助。”
聚义负责人:望弘扬英歌文化
聚义英歌队负责人林桂斌(32岁)受访时说,全体队员都非常期待这次的表演,大家两个月前已经加紧练习。
“这是我们首次出国表演,团员们都非常兴奋,也希望借此弘扬英歌文化。”
聚义英歌队本次共有39人来新演出,队员们多为年轻人,其中最年轻的是14岁的林博瀚。
林博瀚受访时难掩喜色,他表示,练习英歌舞已有四五年,希望能让更多人认识和喜欢上这种表演。

14岁的林博瀚(中)是英歌队的领舞者。(新明日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