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学校入学考试AEIS和S-AEIS的热门程度可以看出,低龄留学新加坡已成为众多家庭的优选。
然而,许多人可能并不清楚新加坡政府学校的具体课程设置及其与国内教育的差异。

课时安排
与国内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新加坡政府小学的课时安排。学生通常需要在早上7:30前到校,而中午13:20便放学。
这一时间安排对缺乏老人协助的双职工家庭而言,确实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许多新加坡家庭会选择依赖家政服务人员或将孩子送往课后托管机构。
这些托管机构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均为独立第三方运营,校内托管在便利性上更胜一筹,但名额有限,需及时申请。
课程安排
在新加坡,小学1至4年级为基础教育阶段,核心课程涵盖英语、数学、科学和母语(包括华文、马来文、泰米尔文)。
这四门主课在学生的日常学业和毕业考核中占据核心地位。除此之外,学生还会接触到美术、音乐、公民教育、健康教育、社会课和体育课等课程。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将接触科学课程。到了五年级和六年级,他们需要全力准备小六会考(PSLE),这次考试的成绩将决定他们的升学路径和未来的中学。
小学五、六年级被视为定向阶段。学生需根据四年级期末的考试成绩来选择接下来两年的课程,这包括普通科目和基础科目,以及是否选修高级母语课程。

在英语课上,新加坡政府坚持“英语优先,母语并重”的双语教育政策。从幼儿园到大学,英语始终是主要的教学语言。值得注意的是,英语教学并没有统一的教材。
每个学校都会根据教育部的大纲制定自己的教学材料,这些材料通常涵盖词汇、语法、写作、口语和听力等练习。
在数学课上,新加坡数学融合了中国数学的具象化与西方数学的抽象化,特别注重图像建模(即CPA教学法)。
学生被要求通过绘制模型的方式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模型建立能力,帮助他们更清晰地理解解题思路,并内化数学思维。

科学课可能是许多国内家长感到头疼的科目,因为科学在新加坡教育体系中具有相当的难度和特色。与国内不同,新加坡的科学课程还涵盖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一些基础知识。
小学科学课程大纲包括五个主题:多样性、循环、系统、相互作用和能量。这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直到中学三年级后才会进行分科学习。
在母语课方面,从课程表中可以看出,英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数学和母语。这显示了新加坡对母语教学的极度重视。
课本的主题和考试内容都紧密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课程辅助活动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到高中,每个学生必须要选择至少一项课程辅助活动(Co-Curricular Activities,简称CCA)
体育活动团体:体育活动,就是各类体育比赛项目,例如足球篮球等;
制服团体:有男童军、女童军、红十字。
表演艺术团体:表演艺术团体主要是各种合唱团、舞蹈队、华乐团、管乐团、弦乐团、钢琴、口琴、手摇铃、舞台剧等。

学会团体:学会主要是兴趣学会,例如数学学会、自然科学学会、天文学会、IT学会、华文学会等。
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有一套非常完善的考评系统,会公正的记录下来学生在课程辅助活动的表现;
大学、初级学院、高中、理工学院或工艺教育学院在录取学生时,课程辅助活动的表现是考虑因素之一。
新加坡政府小学与国内小学在课程设置上相差甚远,如果想要送孩子去新加坡政府小学留学,让孩子接受不同的教育,可以咨询我们专业的留学顾问老师,为你的孩子设计一套专属的留学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