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年來新加坡政府學校入學考試AEIS和S-AEIS的熱門程度可以看出,低齡留學新加坡已成為眾多家庭的優選。
然而,許多人可能並不清楚新加坡政府學校的具體課程設置及其與國內教育的差異。

課時安排
與國內最顯著的區別在於新加坡政府小學的課時安排。學生通常需要在早上7:30前到校,而中午13:20便放學。
這一時間安排對缺乏老人協助的雙職工家庭而言,確實帶來了諸多不便。

因此,許多新加坡家庭會選擇依賴家政服務人員或將孩子送往課後託管機構。
這些託管機構既有校內的,也有校外的,均為獨立第三方運營,校內託管在便利性上更勝一籌,但名額有限,需及時申請。
課程安排
在新加坡,小學1至4年級為基礎教育階段,核心課程涵蓋英語、數學、科學和母語(包括華文、馬來文、泰米爾文)。
這四門主課在學生的日常學業和畢業考核中占據核心地位。除此之外,學生還會接觸到美術、音樂、公民教育、健康教育、社會課和體育課等課程。
從三年級開始,學生將接觸科學課程。到了五年級和六年級,他們需要全力準備小六會考(PSLE),這次考試的成績將決定他們的升學路徑和未來的中學。
小學五、六年級被視為定向階段。學生需根據四年級期末的考試成績來選擇接下來兩年的課程,這包括普通科目和基礎科目,以及是否選修高級母語課程。

在英語課上,新加坡政府堅持「英語優先,母語並重」的雙語教育政策。從幼兒園到大學,英語始終是主要的教學語言。值得注意的是,英語教學並沒有統一的教材。
每個學校都會根據教育部的大綱制定自己的教學材料,這些材料通常涵蓋詞彙、語法、寫作、口語和聽力等練習。
在數學課上,新加坡數學融合了中國數學的具象化與西方數學的抽象化,特別注重圖像建模(即CPA教學法)。
學生被要求通過繪製模型的方式將抽象概念具體化,從而培養他們的數學模型建立能力,幫助他們更清晰地理解解題思路,並內化數學思維。

科學課可能是許多國內家長感到頭疼的科目,因為科學在新加坡教育體系中具有相當的難度和特色。與國內不同,新加坡的科學課程還涵蓋了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一些基礎知識。
小學科學課程大綱包括五個主題:多樣性、循環、系統、相互作用和能量。這要求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直到中學三年級後才會進行分科學習。
在母語課方面,從課程表中可以看出,英語占據主導地位,其次是數學和母語。這顯示了新加坡對母語教學的極度重視。
課本的主題和考試內容都緊密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情況,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課程輔助活動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到高中,每個學生必須要選擇至少一項課程輔助活動(Co-Curricular Activities,簡稱CCA)
體育活動團體:體育活動,就是各類體育比賽項目,例如足球籃球等;
制服團體:有男童軍、女童軍、紅十字。
表演藝術團體:表演藝術團體主要是各種合唱團、舞蹈隊、華樂團、管樂團、弦樂團、鋼琴、口琴、手搖鈴、舞台劇等。

學會團體:學會主要是興趣學會,例如數學學會、自然科學學會、天文學會、IT學會、華文學會等。
新加坡課程輔助活動有一套非常完善的考評系統,會公正的記錄下來學生在課程輔助活動的表現;
大學、初級學院、高中、理工學院或工藝教育學院在錄取學生時,課程輔助活動的表現是考慮因素之一。
新加坡政府小學與國內小學在課程設置上相差甚遠,如果想要送孩子去新加坡政府小學留學,讓孩子接受不同的教育,可以諮詢我們專業的留學顧問老師,為你的孩子設計一套專屬的留學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