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丨邂逅一场流光溢彩(附行程)

2020年02月07日   •   5985次阅读

小印度是新加坡印度后裔的聚居地,也是在新加坡生活的印度人周末假日常来的觅食与购物区。混合著咖喱香和宝莱坞音乐的商铺,是他们对故土最简单的思念。

上午十一点钟,排队买菜的几乎都是男性。

理发店门外的海报上,印度模特展示著印度发型大全的魅力。

一家照相馆,有客人光顾。门口玻璃柜中放满了富有年代感的胶卷。

转角来到一个小广场,三五成群的印度裔男性坐在这里,看上去无所事事,像极了真正的印度街景。

酷似幼儿园的建筑,竟是公共洗手间,还有一个别致的中文名字:梨春园(咱不太明白,面对门口收费的印裔小哥咱也没敢问)。

普通的社区中,涂鸦和色彩一样常见。

行走在缤纷的童话世界,我是游客没错,当地居民竟真如画中人。

在涂鸦前撒个野,沙雕照片不能少。

从小印度到唐人街“牛车水”,俨然两个世界。 同样的民族聚居区、同样的市井气息、同样的热闹,但却有着云壤之别的气质。 牛车水街市的画面带我们回到了小时候的集市,临近春节,置办年货的忙碌身影比比皆是。在这里,红色是绝对的咖位。

听闻新加坡法律奇严,所以才成就了一个发达、整洁且安全的国度。像“乱扔垃圾”这样的普通不雅行为是绝对摒弃的。但到了牛车水,“先尝后买”的习惯让沿街商贩摊位下的瓜子皮特别抢眼。 彼时彼刻,“嗑完瓜子娴熟地丢掉,再顺势拍拍手上的残渣”,我觉得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习俗,熟悉中竟透著一股温馨。

午饭当然选择在牛车水解决。三土不胜酒量,但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吵着要品尝当地特色啤酒的总是他。

在新加坡,与色彩有关的另一个地方,要数哈芝巷。这条小巷子及附近的甘榜格南,充满了阿拉伯式的异域风情。

大家都是游客,凭什么你拍我我不能拍你?三土与坐在人力车里的老外互相拍照,彼此哈哈大笑。 老外笑点低、不吝惜赞美他人。在牛车水吃中餐时,我们点了坡国国菜辣椒螃蟹,三土用钳子跟螃蟹自带的钳子“搏斗”不分伯仲,一番呲牙咧嘴之后,终于“战胜”了螃蟹的大钳子。顿时,掌声响起,邻桌四个老外(一家四口)向三土投来雷鸣般的欢呼(他们不知道三土其实最爱夸张的表演,根本停不下来)。

苏丹回教堂建于1928年,是新加坡最壮观的清真寺。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