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每十个新生儿有早产儿 趋势过去五年维持不变

本地每十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是早产儿。两家主要医院表示,这个趋势在过去五年维持不变。不过随着产妇年龄增高,更多女性选择人工受孕,早产率可能随之增加。
国立大学医院表示,早产儿存活率继续维持在高水平,胎龄为24周的宝宝达70%,28周以上则达到95%。不过随着一些国人的生育计划改变,早产率未来可能增加。
国大医院邱德拔-国立大学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高级顾问医生黄冰美医生说:“随着新加坡夫妻因各种原因推迟生育,我们预期更多高龄产妇早产或通过人工受孕怀上双胞胎或三胞胎的趋势将上升。”
医院也开始着重照料早产儿家属的身心健康,包括增聘心理辅导员为有需要的家长提供辅导服务。
国大医院新生儿加护病房临床护士王霞说:“当你心灵不健康的时候,你的身体其实也是会感到很压力,所以我们想要两方面一起(着手),他们才更有耐心更健康地帮助他们的宝宝。”
国大医院从三年前开始推出一项租借计划,让家属可以将呼吸机、氧气桶,氧气机等等的医疗器材带回家使用,让宝宝能在家人的陪伴下渐渐康复,长期下来还能减少医疗开销。
竹脚妇幼医院每天则有多达35名宝宝诞生,当中一成是早产儿,胎龄27周以下的超早产宝宝,存活率在过去十年也逐渐上升到80%。医生表示只要尽早发现,将能降低早产几率。
竹脚妇幼医院新生儿科部门新生儿加护病房主任兼资深顾问郭明慧医生说:“年龄方面的话有时候可能会需要人工受孕,产后并发症可能因素也比较多,可是如果他们能早一点看医生,然后照顾自己的营养,其实也不是说一定会导致宝宝早产。”
医院也设立了跨学科顾问与互助小组,多管齐下为早产儿家属提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