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牛津剑桥的录取通知排行榜中,新加坡2所初级学院超过了英国伊顿公学,全球学校当中名列前十。新加坡的莱佛士初级学院和华侨中学分别收到了86和63个牛津剑桥的录取通知,是前十里唯二的海外学校,其他都是英国本地学校。

除了新加坡初级学院,新加坡还有两所国际学校学校入选了牛津剑桥大学录取通知排行榜的前500名。
圣约瑟国际学校排名第180,6人被剑桥大学录取;
东陵信托国际学校排名第226,5人被牛津大学录取。
新加坡莱佛士初级学院排名第二,仅次于英国传奇公立学校,布兰普顿庄园学院”(Brampton Manor Academy)(录取了89个学生,也是首次公立学校排名第一)。莱佛士初级学院每年都会有50至70名学生前往牛津剑桥,去年继续保持在第二名,共获得86个录取通知。这所高度选拔的大学预科学院招收来自新加坡本地不同地区的学生,入学竞争激烈,非常严格。

新加坡华侨中学排名第五,是华中家族的一部分。作为另一所本地的政府学校,每年都看到牛津剑桥大学的录取人数逐年上升,共获得了63个录取通知,超过了英国伊顿公学(录取了48个学生)。
莱佛士书院
莱佛士书院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学校。莱佛士书院一直都是新加坡最顶尖的学校之一,自1993年新加坡教育部发表官方的中学排名以来该校一直保持第一或第二。

该校同莱佛士女子中学和莱佛士初级学院一起开设直通车课程,使学生不必参加中学会考直接进入两年制高中学习;此外该校也开设特殊教育课程,面向全新加坡最顶尖的1%学生。
每年被牛津、剑桥录取的学生数量,莱佛士书院比伊顿公学还要多!“常春藤的直通车”,可谓实至名归。
莱佛士书院高中的理科课程基本都是大学级别的,文科的论文也是参照大学论文的要求。
这里的学生个个都是尖子生,成绩不只满足于考试取得A,他们还要在各科竞赛中获奖、考入各种各样的提高班、参加科研,而且必须要有研究成果。
莱佛士书院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很多学生都是来自新加坡的普通工薪家庭,全凭学生的能力和天赋筛选!

莱佛士书院女中和男中的学生,一共900多人,每年不需要考O-Level,直通车直升高中部。
这样一来,每年莱佛士初级学院对外招生的名额只有300人,这其中又有将近100人是给体育、艺术特长生的。
所以真正给O-level考试进来的名额少之又少。莱佛士对于O-level考生采取双标准,新加坡国籍和永久居民的学生一条分数线,外国留学生另外一条线。
在莱佛士书院,每年被牛津、剑桥录取的学生数量非常多,甚至超过了伊顿公学,“常春藤的直通车”,可谓实至名归!
莱佛士书院,以严格的纪律和激烈的竞争出名。以莱佛士初级学院为例,从小学开始层层筛选,只有最坚韧、最优秀的学生才可以一步步升到这所高中。
华侨中学 搜索
新加坡华侨中学(Hwa Chong Institution,简称“华中”)是一所新加坡6年制的自主中学,设有4年制初中部和2年制高中部,为12岁到18岁的学生提供教育。虽然教学已更改为英语,但依然保持了比较浓厚的华文背景。
学校实施的直通车计划,使学生能够接受6年完整的中学教育,不必再在4年之后参加O水准会考。华中也于同年设立了华中国际学校,提供独立自主的国际文凭大学预科国际班课程。

新加坡华侨中学
华中文凭(Hwa Chong Diploma)也于同年设立。此文凭与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文凭一同颁发。
2009年起,华中毕业生(新加坡本地人)可以凭华中文凭,直接报读北大、清华和复旦的本科,成绩优异者可获得这三所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圣约瑟国际学校
搜索
新加坡圣约瑟国际学校(SJI International School,以下简称SJII)系由新加坡一所本地学校圣约瑟学校的校友于2007年成立,旨在为新加坡与外国子弟提供优质教育,就像这些校友当初有幸在圣约瑟接受优质教育一样。

作为一所天主教学校,SJII是天主教拉沙尔兄弟学校的成员,提倡包容,欢迎不同信仰的学生入读。SJII的校舍位于新加坡中央的汤申路上。SJII的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都进入了名牌大学并在不同领域获得了奖学金。
学校旨在教导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并鼓励在所有努力中追求卓越和实现个人最佳。学校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全部潜力,迎接新的挑战,成为批判性的思考者,要有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东陵信托国际学校
搜索
新加坡东陵信托国际学校建校于1925年,是新加坡有近百年历史的老牌英国国际学校。
东陵信托国际学校向3岁到18岁之间的学生提供全英式教育,提供国际课程。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预科。

图片来源:东陵信托国际学校
学校约有2800名学生,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多数学生来自英国、印度、澳洲、马来西亚和新加坡,43%左右的学生为英国国籍。(想要知道东陵信托国际学校更多的学生人数详情,您可以扫描文末二维码,联系我们顾问)
入学要求
学生需要完全会用英文沟通
双语学生需要进行入学测试与面试
所有申请的学生,父母其中一方必须在本地陪同
申请者父母,至少其中一方必须能英文交流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