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專刊《經濟學人》數據顯示,若只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新加坡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萬2800美元,在世界上第六富裕,盧森堡名列榜首。
不過,如果把成本差異和工作時長計算在內,新加坡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降至6萬2500美元,排名跌至第15。升至第一名的是挪威。


這意味著,新加坡人民的收入可觀可能是因為工作時間較長,賺取的薪酬也更多。然而,如果是以每小時的收入計算,新加坡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其實沒有那麼高。
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比新加坡高,但它們的人民工作時間較短,使得每小時賺取的收入比新加坡人來得高。
新加坡的每周工作小時是亞太區中最長的,平均45個小時。緊接著是中國和馬來西亞,每周工作小時為42個小時。
四成新加坡員工覺得自己每周無償工作長達10小時,包括午休時工作和下班後加班的時間。無薪工作時長在亞太地區四國中排第二,僅少於印度(10.65小時)。
亞洲國家中,韓國的工作時間也相當長,把成本差異和工作時長計算在內後,韓國的排名從第31降至第47。
如果只是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中國全球排名第65,但若把工作小時計算在內,排名跌至第96。
